第12版:娱乐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不老的少年


黄建新导演的电影《1921》在银幕上重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百年,正青春”的宣传语,道出创作者拥抱当下年轻观众的良苦用心。

青春二字,何其动人。电影里的13个年轻人,平均年龄28岁,从五湖四海而来,共同奔赴一个目标。那个时代的先行者们,把时代精神提炼凝聚在“青春”这一文化符号上。如你所见,不少人甚至稚气未脱,笑起来露小虎牙,走路带风,脚踩风火轮似的,“少年中国”不仅是一个崭新的民族理念,也具体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那些有名有姓的面孔,毋庸多说,电影的别致之处还贡献了一个诗意化的小人物:中国小女孩。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只知是住在李达夫妇家的对面,每当黄轩饰演的李达站在窗前,抬眼就看见她如约守候,大眼睛眨巴眨巴,一脸恬静。彼此之间也没有言语交流,就是那样定定地对视,再或者向她挥挥手,意思是天色已晚,快睡觉去吧。这样的镜头三番四次出现,便耐人寻味。

青春当然更体现在小女孩所代表的中国孩子身上。自“五四”新文学运动起,以往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儿童,也开始被发现、被塑造,成为一个新的、现代的主体,比如可以代表一个古老中国蓬勃的生命力和新面貌,“救救孩子”即是寄望于未来。到了当代社会,银幕上最过清醒的那双眼睛,也可能来自儿童,比如杨德昌电影《一一》里的洋洋,对周遭世态人情冷静观望,张爱玲说得更直接,“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而在《1921》里,儿童就是国家和民族希望的代言人,看到他们如同看到未来的曙光,呵护他们如同呵护希望的火种,小女孩的目光,是来自于国富民强的未来的召唤。 直到二十多年后迎来胜利,在鲜花和红旗的海洋里,那个小女孩再次现身,还是当年李达所见的模样,在人群里悠然穿梭,其间寓意昭然若揭。想起另一个中国孩子三毛,也是这样迎来新生活。不过当时还有议论让漫画家张乐平一度情绪低落,比如有人说,“你画三毛到现在已是十多年了,计算年龄已该长大成人了……未免违反自然(规律)。”(见《永远的三毛》)后来经过讨论,三毛形象依然保持在十岁左右,作为新中国的典型儿童形象来塑造。

学者徐兰君说:“三毛必须永远是个儿童。”《1921》里的小女孩也是一样,作为艺术形象,有无需老去的豁免权,作为少年中国的象征,必须永远不老。 媒体人 长凤新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