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片依然是刚需,近几个月来公映的《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当男人恋爱时》等片尽管口碑不一,但市场表现仍然可观。看完哭红了双眼也好,骂被营销宣传欺骗了也罢,那些电影票是真金白银一张一张买来的。
挨骂的头一个理由大多是被嫌弃俗套。《你的婚礼》《当男人恋爱时》是翻拍韩国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则改编自网络热帖,一开始穷追不舍,后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败给现实压力,爱情故事大多这些套路,想要翻出新花样也难。又比如男主角一上来就一见钟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痴汉一样认定笃定坚定,展开旷日持久的追求之旅。
这也符合套路,福柯说男女恋爱的经验,至少从中世纪以来,所有知识分子和精致文化的作品,所有精益求精的审美活动,表现的都是殷勤求爱的层面——“一生中最好的时刻是在爬楼梯的时刻”,后来侯孝贤电影《最好的时光》里,也有类似的话来形容男女之间,何时才是“最好的时光”。在殷勤求爱的轨道里,所有的兴趣、好奇心、盘算、设计都是为了让另一方屈服,玉成好事,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陈妍希,《你的婚礼》里的章若楠,开始都不拿正眼看男主角,但人家就是死皮赖脸地守望着、伺候着、抚慰着,放出各种手段,甚至不惜自残,被暴雨浇透,打架打到鼻青脸肿,被广告牌砸中,甚至因此告别运动生涯,问你服不服,终于换来芳心解冻,无非是把殷勤求爱阶段不断拓展、延宕、深化。
这种求爱方式会被贴上“舔狗”的标签,女性观众看多了其实也起腻,甚至心生警惕,毕竟现实当中,也不乏有人假追求之名跟踪、骚扰、情感控制,美其名曰舔狗,想想挺恐怖的。放下尊严和底线去殷勤求爱,传达的不过是为了追到你,我费老大劲了,落实到电影里的那些爱情观,只有一个痴情和偏执。编剧周智勇说写爱情片除了美妙的细节,还要有对爱情所持的态度,比如《泰坦尼克号》讲牺牲,《甜蜜蜜》讲宿命。现在的故事更简单粗暴:十年长跑,她嫁给了别人;做了十五年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舔狗,也可能是一种少年气使然,说得不好听是心智未熟,一旦进入两人世界,还有百转千回的心灵磨合,结了婚又会怎样,是不是落入从安东尼奥尼到杨德昌电影里的“现代夫妇的无法直接沟通性”,更是烧脑难题。所以舔狗式爱情片,只能止步于对方婚前,而新郎不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