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二哥来了怎么办》里有一幕,二哥站在楼顶,打开手电筒,微光照进浩瀚夜空。这一幕让人想起杨德昌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设计师黄海五年前还以该片为灵感,设计了类似情境的海报:张震饰演的小四仰着头,拿手电筒照亮夜空——既是致敬经典,又表达电影之光传承不灭之意。《二哥》主创班底里恰有杨德昌的弟子,这一幕或许就有夹带私货的意思。
从杨德昌电影的少年,到《二哥》里的少年,按说隔了十万八千里。虽说杨导去世已有十四年,媒体回顾时却打出“时代慢慢追上了杨德昌”这样的标题,说明当年他念兹在兹的各种议题,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家庭教育问题,杨导电影里常有残缺家庭出来的孩子,或者身怀创伤并不快乐,或者走上叛逆之路,最骇人听闻的是《麻将》里的小骗子团伙,在父亲权威瓦解的世界里招摇撞骗,直至撞得头破血流。
杨德昌电影《一一》的制片人陈希圣也是《二哥》的制片人,还饰演了戏份吃重的爸爸一角。这个爸爸过于像“工具人”,永远微笑,洒向家庭都是爱,需要家庭矛盾爆发时,又突然态度大变斩钉截铁要离婚。这也是《二哥》遭人诟病之处,“整体有点偏幼稚”。片中重组家庭的这对爸妈,还有各自前段婚姻的伴侣,在子女教育上基本处于缺席状态,更像是一群旁观者,或者说是虚拟人。
如果接受了这一点,再看《二哥》,不仅不像喜剧片,甚至有点恐怖色彩。他们家像一个摄影棚里的民宿,随时准备可以拍全家福,如同片中女声小合唱的“我的家庭真可爱,整洁美满又安康”,听上去是赞美诗,其实没有人间气息。对了,这首歌原唱者蔡琴,与杨德昌有过十年婚姻,一起上综艺节目还被逼问何时生娃,后来爆出“无性婚姻”,再听歌曲不免带有反讽意味。
没有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貌似可爱的家庭更是如此,如你所见,片中重组家庭的三个孩子,过早踏上了一条重新整理家庭秩序的道路。此前他们的父母并无任何协助,直接让一个二哥空降家中。打闹归打闹,是因为已在孩子们心灵上掀起一场浩大风暴,比如对于大哥来说,如何一碗水端平,不让妹妹有被弃之感,也得照顾二哥方方面面,其苦心操心程度远超父母。更恐怖的,初来乍到的二哥有梦游之症,半夜甚至差点跳楼,他父母此前竟然毫无觉察和提醒,还是孩子们自救保护了他。当新父母不假思索又说出离婚二字,有没有考虑过在场的这些刚进入新家庭的孩子的感受?
这出家庭喜剧让人不安,都是在这些看上去好笑、细思恐极的小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