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索狄
7岁开始学习体操,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拿下团体金牌,27岁为爱子治病复出,又最终在46岁时选择谢幕……许多人说,8次征战奥运会的老将丘索维金娜,值得一部好电影还原。
她实在是一个绝佳的女主角。给她的剧本,不是笨鸟先飞或努力必有回报的“鸡汤文”,也不是“运动天才”所向披靡的“爽剧风”,而是一个“第二名”的史诗故事。在超过30年的职业生涯里,丘索维金娜不是实力最强也最有优势的那一个,却最终在数度退役、数度复出之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正如她的退役感言所说,这是漫长而又充满趣味的生涯,到达过巅峰,经历过低谷,流下过幸福的泪水,也经历过难忘的痛苦……拍得巧妙的话,这将不仅仅是一个“见自己”的传记电影,更有“天下”与“众生”的独特况味。
同样有“电影感”的运动员,还有被网友亲切称呼为“上海阿姨”的倪夏莲。这位代表卢森堡出战的58岁老将,是奥运乒乓球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者,和对手的过招往往有“祖孙对战”之感。如果说属于丘索维金娜的影像是略显沉重的个人史诗,坚持为热爱而战的倪夏莲,影像气质显然更为轻松、幽默,非要形容,大概就像《我的前半生》的“薛甄珠”,很亲切,也很生动,是轻喜剧小品里让人会心一笑的存在。
拍老将,聚焦的是人生;拍小将,大概就是青春。这一点,日剧影视界相当有发言权。他们特别善于描绘那些与热血、青春、梦想、成长有关的故事,情节可能老套,台词或许陈旧,但偏偏有一腔赤诚打动人心。比如2018年在国内上映的《恋爱回旋》,当年媒体竞相报道该片是新垣结衣进军中国大银幕的首部作品,但实际上,哪怕主角不是新垣结衣,这部作品的完成度、流畅度依然可圈可点,女主角的设定更让人依稀想到如今离婚再出发的福原爱:她未必是那个夺冠的胜利者,但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信念,同样值得掌声与欢呼。
当然,说运动员们有“电影感”,不意味着他们的故事都应该被拍成单纯的体育电影。毕竟,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影像还原的赛事,远没有真实比赛来得紧张刺激。就好比去年登场的《夺冠》,几场大赛固然串起了故事,但真正触动人心的部分,还是时代与人物命运的共振,是不同代际运动员的风貌与精气神。如果有一天,丘索维金娜或倪夏莲的故事真的被搬上了大银幕,我也更愿意品味,镜头背后对生活与命运的细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