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体育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别样东京

“基本盘”的硬实力 “00后”的冲击力

图片/新华社 制图/张继
新华社

晨报记者 黄宇龙

中国代表团最终以38金、32银、18铜,总计88枚奖牌,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美国队以39金、41银、33铜,总计113枚奖牌雄踞榜首。 中国全部38枚金牌来自跳水(7枚)、举重(7枚)、乒乓(4枚)、射击(4枚)、游泳(3枚)、体操(3枚)、田径(2枚)、羽毛球(2枚)、击剑(1枚)、场地自行车(1枚)、帆船(1枚)、女子蹦床(1枚)、皮划艇(1枚)、赛艇(1枚)这14个项目,就金牌数量和夺金数占该项目总比例看,毫无疑问,跳水、举重、乒乓这三个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军团稳固的“三脚架”、“基本盘”。这三个项目总计拿到18金,占中国队本届金牌总数(38枚)的47%。

美国的总计39枚金牌来自游泳(11枚)、田径(7枚)、射击(3枚)、摔跤(3枚)、体操(2枚)、男子高尔夫、女子高尔夫、男篮、女篮、女子三对三篮球、女子冲浪、击剑、女子水球、女子排球、女子沙滩排球、跆拳道、皮划艇、场地自行车,这18个项目上。游泳依然是强势力量,田径虽然金牌数锐减,但拿了12枚银牌,这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数据。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金牌总数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被美国反超,没有实现“力压”或许有些失望,但其实从整体分析,完全是骄傲多于沮丧。38枚金牌中,2人以上项目12个,占32%。获得金牌运动员52人,创境外参赛夺金人数最多,仅次于北京奥运会的60人。

更加让人感到开心的是,我们见证了中国代表团15位“00后”奥运冠军的诞生,占奥运冠军的比例接近30%!杨倩的奖台比心、孙颖莎的霸气纵横、李雯雯的力拔山兮、管晨辰的“袋鼠摇手”、全红婵的稚气未脱、陈芋汐的沉着老练……很显然,中国体育“00后”军团已经展露峥嵘。中国参赛的400余位选手中,21岁及以下的运动员占比不足15%,成绩却如此亮眼,足以说明生力军已经“组队完毕”。 奥运会金牌或者奖牌这个东西,有些国家拿100块大家也觉得正常,有些国家拿一块也已经足够鼓舞人心。比如叙利亚在男子举重109公斤以上级中拿到一块铜牌,这也是叙利亚代表团本届奥运唯一的奖牌,但对于这个国家也已经足够有意义。

本届奥运,总计有65个国家和地区至少获得1枚金牌,93个国家和地区至少获得一枚奖牌,对比上一届里约奥运会,无论是金牌还是奖牌的获得面,都要有所增加。一方面原因是上届里约只有307个小项,本届增加到了339个小项,可供争夺的金牌和奖牌数确实增加了,另一方面也是过去近两年的疫情为职业体育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变数最终化成奥运赛场上的各种意想不到。 随着“唯金牌论”的消声,“奥运金牌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这句话如今也很少再提。不提倒不是因为这话不对,而是如今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刻意从奥运金牌与综合国力之间寻找“话语链条”。看看本届奥运会金牌榜前10名国家,美国、中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哪个不具有深厚综合国力,哪个不是高度工业化国家,哪个没有优良的运动保障体系,哪个没有成熟的职业化赛事体系,哪个没有大型赛事、超级赛事的组织能力、举办经验,都有,且都很强。

本届东京奥运会另一个值得一提的重点是,短视频化的社交媒体成为传播主力,碎片化的、智能算法式的推送有很多“洗脑快感”的成分,但不可否认,这让中国年轻一代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关注奥运、理解奥运。国人对于那些争金夺银的民族翘楚、国家健儿表现出的推崇感和敬佩感是真挚的,或许以前我们是在用“奥运金牌”定义英雄,但如今开始转变为在奥运中“寻找英雄”。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