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上海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门上有个“大拇指”垃圾分类互监督

向居民征询意见

社区晨报记者 沈冠君

在静安区华业居民区,许多家庭的大门上贴有一张白底绿色大拇指标识的贴纸,其中一些人家的贴纸上还多印了一个党徽。原来,这是华业居委会打造的2021年“户户争当绿色环保户”居民自治项目的LOGO贴纸,只有积极申请、主动参与的居民才能申领到,而党徽则是用来区分党员和非党员家庭的。 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暴发后,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原本每天有专人值守的垃圾箱房在无奈之下只能恢复成无人看管的状态。没有了志愿者的督促,不少居民开始“偷懒”:湿垃圾连同湿垃圾袋一起丢进了湿垃圾桶。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实实在在违反了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规定。 时间久了,一些热心的社区居民开始找到居委会反映情况:华业小区的许多垃圾桶越来越不干净了。但是,要重新回到疫情前的人员安排,不论从政策规定还是从经费支出方面考虑,都有困难。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为什么不能在居民之间互相进行民主监督呢?

今年3月,华业居委会启动2021年居民自治项目“户户争当绿色环保户”,旨在通过居民自主申报成为“绿色环保家庭”,张贴统一标识,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积极促进家庭垃圾分类好习惯。在项目前期进行意见征询时,9成居民对项目持赞成态度。随后,居委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制作“绿色环保家庭”户标识和活动宣传海报。 没想到,海报在宣传栏贴出后,就吸引了众多小区居民前来驻足观看。“华业的居民们都有这个觉悟:做垃圾分类的初衷是清洁环境,促进循环经济,不是为了完成规定。”居委干部如是说。

在华业 党员被“看见” 印在大拇指上的党徽,如果不仔细看,真不容易被看见。就像生活在华业居民区里的198名党员,平时很少能被察觉。但是现在,党员的身份被“点亮”,党员的带头作用也凸显了出来。

“阿姨,侬今朝的湿垃圾里有碎甲鱼壳哦!”正准备去垃圾箱房倒垃圾的华业小区居民,听到邻居的善意提醒,赶紧停下脚步,回家重新做好垃圾分类。一方面,这来源于邻里之间的相互监督;另一方面,作为老党员,有责任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表率。 在首批自主申报的700户“绿色环保家庭”中,党员之家就占了总数的十分之一。从积极参与、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到认真执行垃圾分类,带头创建绿色社区,党员的力量始终在茁壮成长。“邻里邻居的都看着呢,我又是党员,一定不能做‘落后分子’。”这是大多数党员的心声。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华业小区的垃圾箱房肉眼可见的变干净了,湿垃圾不破袋的现象也鲜有发生。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居委会还协调物业,安排了相应片区的清洁人员兼职负责垃圾箱房的管理工作,并在垃圾箱房旁边新建了洗手池,方便前来倒垃圾的居民清洁双手。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