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娱乐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情人看剑

《第一炉香》的蝴蝶效应

长凤新 媒体人

关于电影《第一炉香》的议论算是告一段落,回头再看电影上映前后,那一场让网友、影迷、自媒体群情沸腾的盛大狂欢,可谓旷日持久。此前看了纪录片《好好拍电影》就爱死许鞍华导演的声音有多狂热,此后嘲讽批评《第一炉香》的声音就有多严苛,如此短时间内发生的极致落差,换作任何创作者都没法承受。

出版界的朋友也很诧异,没想到忽然涌出来这么多资深张迷,对小说如数家珍,对选角各有一本花名册,倒也应了李碧华形容张爱玲是一口井的比喻:“各人都在她身上淘,然而各人却又互相看不起呢,互相窃笑没有人真正领略她的好处”。不过这次群体性窃笑事件的根源,在于《第一炉香》的改编本身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误会”。比如鬼气森森的小说,被南辕北辙演绎为朗朗乾坤下的情爱故事,从开机到上映又经历了漫长时间,大众情绪充分发酵,只等电影揭幕那一刻轰然爆发,这样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翻过这一篇,《第一炉香》会引起哪些蝴蝶效应?至少短期内看不到同类题材电影上马,文艺青年们可说是集体参与唱衰了这一本就逼仄的市场。国内有平台2018年就拿下《小团圆》版权,现在看来遥遥无期。倒不是张爱玲不香了——《第一炉香》的滑铁卢于作家声名毫发无伤,反而衬出小说魅力无可替代——而是再次证明挑战张爱玲是一道难题,尤其晚期的《小团圆》文字洗练,大量留白,心理活动细密,电光石火间牵动半生记忆,还有各种伏笔草蛇灰线,更是一道送命题。

对于很多文艺片导演,也将会不断听到这种论调:连许鞍华都不能驾驭……接下去的话也就不言而喻,今时今日的投资人不会继续那么慷慨了。再比如好不容易下凡的大神们,如王安忆经此一役,想必不会再锳影视圈的浑水。早年王安忆和陈凯歌合作《风月》,已经知晓电影归根结底是导演的,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许鞍华说她就想拍一部爱情片,王安忆纵有万般抗拒也还是认了,“我要服从她,电影是导演的创作。”跨界合作,并未实现相得益彰之功,这终究是观众的损失。还有首当其冲受到惨烈讨伐的那些演员们,因此患上这病那伤的,都得承受下来,先好好养伤。据说有人现在见到文艺剧本就头疼,不肯轻易接戏了。这还是我们的损失。

总还是有些聪明人,比如把“红玫瑰白玫瑰”幻化为“青蛇白蛇”的李碧华,受《半生缘》启发写了《东邪西毒》的王家卫,都没有选择与张爱玲缠斗,而是借树开花,又得其精髓,最终安然过境,修成正果。值得创作者们参考。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