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詹 皓
近期,沪语电影《爱情神话》上映引发关于上海文化和上海人的热议,而与电影同期,上海历史文化名街愚园路上的芊荷艺术空间举办了“城下——那边风景 海上四人展”,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何曦、洪健、白璎、邵仄炯全都是有影响力的上海籍画家,他们的画,无论是否直接表现上海,都满含着对于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度思考。
2022年1月9日,一场“喜欢上海的N个理由”艺术对话在芊荷艺术空间展开,对话由“城下——那边风景 海上四人展”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徐明松主持,参与对话的,除了画家何曦、洪健,还有写出了《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上海分寸》“上海三部曲”的著名作家马尚龙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他们都分别讲述了自己“喜欢上海的N个理由”。
画家洪健长期关注上海城市建筑,笔下不但画老洋房,也画老城厢。洪健的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南市(今属黄浦区),大学毕业后生活在复兴西路,属于衡复风貌区。洪健说,这两个地方居住环境不一样,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我的绘画也分两部分,我画西区老建筑,带着浪漫的或某种哀伤的情绪在里面;画老城厢建筑,则完全是一种感叹。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改造过程中,我年少时生活过的地方有了很大变化,带来一些伤感和失落,我是想画出以前对它的感受。”
洪健表示,中国古代绘画里,除了界画,并没有画建筑的,界画描绘的也都是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上海城市包容开放,能吸收新的东西,上海艺术家的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更能吸收外来东西,并融合本土元素。1950年代以来,上海中国画院的老前辈们也都画过新的城市生活主题。因为有上海这座城市,艺术家们才能作出这样新的实验和尝试。“我对于城市建筑主题创作,也是鉴于这样的基础。我最有感情的,是这座城市的建筑、街道和气息,我希望画出这座城市本质的东西,包括西区老洋房,也包括老城厢。”
艺术家何曦虽然笔下没有直接画上海,但他对于人和城市的关系描绘,城市带给当代人隔膜、疏离感的描绘,常常带有寓言性质,令人叫绝。何曦说,“是上海这座城市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五六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上海生活,能感受到城市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在上海,人跟人的交往是有分寸的,不善于跟人交流的我就更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我又是一个喜欢看外面的人,所以马尚龙老师讲我是在屋里看屋外的感觉,是隔了一层玻璃窗的感觉。我后来画了代表城市的符号——玻璃。我认为,玻璃让人可望不可即,这代表了我对于城市里人与人关系的看法。”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认为,此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调性都跟上海城市文化息息相关。喜欢上海的理由,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街区、处在不同历史阶段都会不一样,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何曦和洪健两位艺术家喜欢上海的理由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中西融合。他们两位的画室是在岳阳路的上海中国画院,大楼外面是宋子文旧宅,他们画画之余,面对老房子,肯定思绪联翩,他们两位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了好多年。洪健画邬达克老建筑,画上海工业遗存,他是一位画上海中西融合建筑的抒情诗人,在他的画面当中,体现了对上海真正的热爱。何曦不画建筑,也不直接表现城市风貌,但他有着中西融合的艺术思维方式。他始终带着批评的眼光看待城市,能获得别人没有的发现,在他的画中,有令人反复思考的余地。洪健和何曦的画其实都已经从宣纸上升华了,他们对城市非常敏锐,这是伟大城市所赋予他们的艺术触角。”
作家马尚龙说,《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首歌是2000年开始流行的,但歌中所唱的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多已经是过去式了。很多影视、文学和美术作品都描绘上海,但往往是大上海题材,好像离开了陆家嘴、外滩就不是上海了,偏偏到了电影《爱情神话》这里,讲的是小上海,方圆两公里地方发生的上海故事,其实,大上海就是由无数个不同的小上海所组成的。《爱情神话》口碑很好,但票房不是很好,因为很多其他城市的人并不容易看得懂,上海的城市生活是由历史积淀而来的。“洪健画的老城厢石库门曾经是我们不喜欢的房子,但是过了多年以后,我们看到了这些房子的美学价值,看到了它对于城市的意义。虽然我们未必见得喜欢住到里面去,但这是我们城市的一部分,是上海市井文化的积淀,你看到了这样的房子,就好像看到了我们城市的积淀。”
徐明松认为,洪健这些年一直孜孜不倦地画上海的老建筑,绝不是表面上对城市景观的描摹,而是透析出城市的肌理和记忆,堪称上海城市建筑的图像文献。“他的作品里没有人,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人的存在,这就是艺术家对于上海历史文脉的发掘。何曦的作品有很丰富的线索,更具哲理性,他用玻璃隐喻城市,那种坐困愁城的感觉,他不断地梳理出人和自然,人和未来的关系问题。洪健和何曦的作品都跟城市有很大关系,也都有很好的分寸感。洪健画过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建筑,邬达克是位商业建筑师,但他的作品包括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等等商业建筑给上海带来的文化影响为什么如此深厚,会成为我们喜欢上海的理由?就是因为上海城市那种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