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娱乐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尼罗河上的惨案》唯一的亮点


不出所料,开年之后第一部引进国内院线的好莱坞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遭到群嘲,意见无外是表演浮夸、导演自恋、悬疑感荡然无存,还有为了自动贴紧潮流的角色改造等等,目前豆瓣评分刚刚踩到6分线,与1978年的经典版相比,真的是口碑“惨案”。

这个故事与《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一起,在我心中是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缔造的“三座大山”,基本上把摇摇欲坠的贵族生活与复杂人性、欲望冲突表现得充满张力。所以,我还是忍不住去电影院看了,上面所述的槽点都存在,都客观。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依然觉得很满足,哪怕我对电影经典版本、原著小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还是对片中那种被金色阳光亲吻过的影调着迷,还有微醺的爵士乐,以及男男女女身上妥帖的服饰。哪怕只是一个底层的贴身女佣,一个身材肥硕到走型的私人护理、一个在酒店驻唱的黑人歌姬,都被打造出一种超越故事、穿透时光的精致与自信,这是光影的魅力,也是我理解的文学性,一种被后人不断模仿,永不会过时的古典主义。说得通俗点,让我一下子梦回年少,阅读欧美文学名著时被激发的想象力,终于在中年时被实现了。

在我小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英美剧,大片极少,当然也没有24小时能刷的社交平台,以及掐头去尾,最能唬人的短视频。如果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翻译的小说相对来说是一条便捷的道路,哪怕故事是虚构,但字里行间,你知道了原来这些人是这样吃饭穿衣的,他们的情感与我们别无二致,幼稚愚蠢起来也是无可救药,可浪漫起来也能感天动地。与之相关,小时候有一个叫“正大剧场”的电视栏目,专门播放译制片,与小说互为补充,也固定下了我的一种审美趣味。就是以今天观众的口味来看,台词略显浮夸,动辄比喻、抒情,表演并不克制,反而会七情上面,但是印象中角色的眼眸都是亮的,他们深信自己的爱情与命运。所以,成年后如果遇到有文学著作打底的国外电影,哪怕预先知道口碑不咋样,还是会忍不住想去看,去验证记忆,就想玩拼图游戏一样,把情结的最后一小块补上。

不管评分怎么样,我喜欢《纯真年代》《苔丝》《悲惨世界》,也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以及今天的“尼罗河”。记得我第一次看小说的时候,模糊中就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概念,爱情真可怕,它是魔鬼,会欺骗人去相信自己都是对的。飞蛾扑火,在灰飞烟灭之前蛾子以为拥抱的是光明与温暖,好像很多文学名著都用各种故事来验证,爱情的盲目性是存在于人类基因里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安娜,这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贵族女性,可能来不及反省,欲望让她摆脱了庸常的生活,让她从此失去了抓地力,爱情一旦转瞬即逝就成飞草,被时代抛弃。

这种对爱情的警惕,使我直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糖水剧,那些相爱的人们啊是如何修复了人类基因的隐患的。看看《尼罗河的惨案》吧,多么精致的生活因为香消玉陨而变得脆弱、空洞,而再次在大银幕上目睹人性黑洞,也是一种观影快感。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