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藏书量最多的民营旧书店“江湖告急”

预订书的书友,小朱书店喊你来取书

上千本被预订的图书,书友至今未来领取。
经营小朱书店的小朱今年已经65岁
仓库里夹着纸条的书都是之前书友预订的 图片/晨报记者 严峻嵘 制图/潘文健
严峻嵘

晨报记者 严峻嵘

作为上海藏书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于6月18日正式恢复营业。然而,运转两个多月以来,书店店主小朱先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客流量下降明显,经营面临压力

地铁4号线蓝村路站出站,步行十几米就是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小朱书店就位于社区文化中心沿马路的一楼黄金位置。经营小朱书店的小朱,其实大名叫朱凤涛,从事图书行业四十余年,今年已经65岁。

记者早上进店时,书店内一位市民带着小朋友在看书,之后又进来一位顾客。朱凤涛告诉记者,目前每天来书店选书和看书的顾客也就十来人,客流量下降比较明显。

谈到经营情况,朱凤涛说“这几个月(书店)肯定是亏损的,好的话一天营业额几百元,少的话一天营业额不到百元。”记者查看了书店8月份的两笔比较低的营业额:8月12日,微信收入47元,支付宝收入20元,当天营业额67元;8月13日,微信收入92元,支付宝收入20元,当天营业额112元。

好在街道对小朱书店还是非常支持的,朱凤涛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潍坊街道无偿提供场地给书店,小朱书店早就消失了,遇到潍坊街道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除了街道的场地支持,支撑小朱书店继续坚持下去的还来自一些老书友的关心与鼓励。朱凤涛常年上门收书,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有一位书友曾塞给朱凤涛一个鼓鼓的红包,无论如何要他收下,朱凤涛把这只红包放在收银台内,至今分文未动。

还有一位老北京书友,退休后来上海和儿子媳妇一道生活,与朱凤涛结识之后,因为爱书,周末会来书店做志愿者。他看朱凤涛资金周转困难,有一次拿出一叠万元现金,让朱凤涛拿去救急,但被朱凤涛婉言谢绝了。

书友不来取书,店内图书大量积压

然而,书店仍然要直面经营压力。小朱书店藏书量大约三十万册,其中书店上架量达到近七万册,但书店自有的营业面积只有一百多平方米,记者看到,书店的地上已经摆放了不少成捆的图书,连走路都受影响。在书店内部一角,被临时辟为仓库,几千本图书在那里堆积如山。

小朱书店目前有七个图书仓库,除了街道和青浦金泽古镇的仓库外,其他五个仓库都是向个人借用的,这些仓库需要支付租金。目前每个月仓库的租金支出在一万多元,而这已经是朱凤涛能争取到的最大限度的优惠了。

记者注意到,小朱书店最近仍然在上门收书。既然仓库已经放不下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要去收书呢?“对买书的人而言,来淘书也是一种乐趣。我们现在每天都要上门收书,有时候一天要跑几个地方,很多读者就是冲着我们源源不断的旧书而来。”就在记者与朱凤涛采访期间,有一位老顾客走进店问:“这两天有新来的书吗?”

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图书进店,另一方面是客流的下降以及不少预订好书的书友不来取书,造成书店图书周转率下降,进而形成仓库产生大量积压的困境。朱凤涛打开了书店后面的一间仓库,记者看到,书架上密密麻麻堆满了图书,而那些夹着纸条的正是之前书友预订的图书。

仓库里这些有标签的书,有些是去年书友就预订的,有些是书友今年预订的,有上千本之多。因为把书友视为老朋友,所以不要求支付定金。但也希望书友们能早日来书店取书,一是解决资金的压力,二是解决库房的周转。

一位知名大学老师之前曾和朱凤涛说,如果有1910-1940年代期间出版的字典,一定要帮他留下来。后来朱凤涛找到了一套,在群里也艾特(通知)他了,但这位大学老师至今没来店取书。对此,朱凤涛也表示理解与无奈。

当然,守信的读者也是有的。例如,有一位读者是8月21日预订的,8月22日利用中午吃饭时间,从浦西的单位赶到书店来领预订的书籍,大约有几十本之多。

小朱书店积极自救,周日举办旧书节

小朱书店也在积极自救,通过社群和活动来提高图书流通速度。小朱书店之前建了两个读者微信群,一个是春明书斋,一个是春明书堂,春明书斋主要是最新进的图书,而春明书堂主推特价书。朱凤涛解释说:“我们有些特价书会卖一毛钱,为什么会定这个价?一毛钱就是十分,让读者觉得这是自己花钱买回去的书,自己会十分珍惜。”

这个周日,9月4日,小朱书店准备举办第六届旧书节,但和去年不同的是,旧书节以线上形式为主。朱凤涛说:“上海话里面,9月4日和旧书是谐音,我们准备了一批图书,让大家免费看,在这些准备好的图书当中,你们可以任意挑选20本,不方便来领取,我们也可以给你快递,快递费自理。希望大家放下手机,多读书,读好书。”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