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娱乐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突然“翻红”的老导演


好久不见的老导演冯小刚被迫走出来“营业”,否认莫须有的移民传闻,旧作《一九四二》豆瓣评分也涨到8.1分,要知道当年公映时褒贬参半,质疑主要集中在题材与贺岁档氛围不搭,有消费苦难之嫌。十年之后,当年的观众感受到更丰富的人生况味,也就给出新的评价。对于这部类型挑战档期“风俗”的旧作,如果是抱着看贺岁片期待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有一部分人的确会觉得非常失望,不会认为它是幽默的,大概率会觉得被冒犯了,“不吉利”、“不舒服”、“苦兮兮”的感受上脑之后就把它骂成烂片。《天下无贼》葛优有一句台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形容当年冯小刚的心境是最准确的。他的确想借好友刘震云同样珍视的文学创作冲一把大师宝座,证明自己不仅仅只能拍“加葛优”公式的贺岁片,还可以拍更宏大的严肃题材。据报道,投资方拿出超2亿的投资,在重庆愣是打造了一条街道就供一场“大轰炸”的戏,结果票房勉强过3亿,肯定是血赔了。

如果非要总结冯小刚当时的失误,我斗胆认为内外因都有。先说内因,冯小刚有点贪全,战争大场面要、格调文戏要、为了调节气氛,用方言和笑料调节观众情绪的小技巧、小手段也有,对于观众来说,七荤八素的元素都有了,缺乏一击即中的表达重点。

再说外因,十年前的华语影坛流行什么,就是大场面大卡司大题材……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黄金时代”,冯小刚自然站在备受瞩目的C位。票房失利之后,冯小刚心气儿受挫,明显往外缩,所拍电影有两种:一种纯为公司赚钱,老套路改头换面;另一种就是不甘心,冯小刚似乎受够了资本的委屈、奖项的委屈以及评论界的委屈,干脆就豁出去拍自己想拍的,却也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为难以共情的“老顽童”。观众越来越失望,豆瓣评分在波动中逐渐走低,冯小刚迎来了职业导演的“秋天”,凉意袭来。

微博上曾经传过一段关于冯小刚的纪录片,那时他刚刚凭借贺岁片获得重视,被点名参加研讨会,在这一瞬间前后他处理了不少烦心事,比如探望老母亲,帮她剪指甲;比如尴尬地面对亲姐姐希望在剧组里打工的请求;开着刚买的豪华车在路上坦白自己内心的自卑……

彼时的冯小刚是最真实、最亲民、也最可爱的,所以才能拍出令人怀念的早期贺岁片。在这些作品里,他关注的只是无法被大人物理会的小人物的一点烦心事,众生皆苦,这些片子是走心的,平视的,所有的戏谑似乎都抹上一层金黄色、芳香的糖色,是小时候的气味,我们笑笑自己也笑笑熟人。也只有在这段时间,还不敢想跟头部同行掰腕子的冯小刚是松弛的,真让人念想啊。

媒体人 钱德勒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