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周到FACE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众需要我,那我就用上海闲话讲下去



“我的30年广播生涯就坚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讲好《滑稽王小毛》的故事,我的退休生涯就是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办好《上海故事汇》。”回望大半辈子,葛明铭很是感慨,“我也从年轻一路走来,其实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错过路边的每一片风景,或许是鲜花灿烂,或许是秋叶掉落,每一个相遇和记取或许都会成为你在成功道路上的开门钥匙。”

30年前创造上海第一大网红“滑稽王小毛”

退休后创办《上海故事汇》走遍大上海

本期人物 葛铭明

30年前创造上海滩第一大网红“滑稽王小毛”,退休后创办“上海故事会”10年线下给10万+讲故事……葛明铭这样对年轻人说!

在如今这个东西南北网红辈出的上海滩,也许很少有人还能想起网红鼻祖究竟是谁?但当那熟悉的上海苏北话“不得里个了!”、“朋友,帮帮忙哦!”……再次在耳边时响起,“70后”“80后”童年时代的顶流《滑稽王小毛》依稀在记忆中若隐若现。

作为《滑稽王小毛》的创造者,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做主理人,葛明铭退休后创办的《上海故事汇》走遍了整个大上海,到社区、到学校,十年间超过十万+人次听过这绘声绘色的故事会……从线上走到线下,他从家喻户晓到社区新网红,现在还在把各种音效、画面、融入到他的故事中,以吸引更多的粉丝。

创办故事会

十年让“10万+”开怀一笑

十年前,创造了上海滩现象级神话顶流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退休了,葛明铭卸下了《滑稽王小毛》的重担,过起了真正的退休生活,看看书、喝喝咖啡,养养虫、逗逗鸟,不亦乐乎。然而休闲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来自群众艺术馆的真诚邀约,打破了葛明铭的退休生活计划。当时群众艺术馆新馆刚开没多久,想邀请葛明铭和上海民协共同来开办一个讲故事、听故事的活动项目,由葛明铭领衔挂帅,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葛明铭在电台担任戏剧、文艺频率主编时就策划开设过“双周故事会”栏目,收听率非常高,还把“双周故事会”开到社区、学校、商场搞过现场直播,也很受欢迎。葛明铭觉得应该驾轻就熟,最终答应了这份邀约,也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从每天在电波中与听众相会,到面对面地听葛明铭讲故事,这一下子就让《滑稽王小毛》的粉丝们沸腾了。当第一期《上海故事汇》的开场音乐响起时,葛明铭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看着台下那些热情和期待的面孔,葛明铭说:“感觉大家还是很喜欢听我的故事,既然观众需要我,那我就用上海闲话讲下去。”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准备两周一次的《上海故事汇》,葛明铭都要花大量时间去了解时事新闻、搜寻市井故事,每一次开场白都是“脱口秀”式的梗,比如提醒大家警惕电信诈骗;夏天到了,提醒老观众们防暑降温;中秋到了,很大家一起分享小时候吃月饼的趣事等等,总是引得台下笑声连连,共鸣强烈。

不过,葛明铭可不是唱“单口独脚戏”,他作为上海民协副主席和“故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充分调动了上海故事家队伍来共同打造这一故事活动品牌。“我想让想讲故事的人有讲演的舞台,想让爱听故事的人有聆听的乐园。”在葛明铭的故事团队中有工人、机关干部、教师、群文辅导老师、曲艺演员、艺术院校学生等各种各样喜欢讲故事的人。

让葛明铭非常感动的是,有些忠实的老观众风雨无阻都来捧场,更有90多岁的老伯伯骑着自行车从青浦区来听故事,每场不落。在葛明铭看来,他的《上海故事汇》不仅在为老百姓讲故事,更重要还在传承推广上海话和上海文化。他不懈的坚持让《上海故事会》的名气越来越响,一些街镇、学校纷纷发来来邀请,于是“虹桥故事汇”“山阳故事汇”“金山故事汇”……纷纷开办,这下葛明铭更忙了,十年来带着故事团队编创、讲演了800多个故事,跑遍了整个上海,受众更是达到了“十万+”。

“以前中老年观众偏多,现在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听的也很多,有些孩子甚至也会用上海话讲故事了……”这一切,这让葛明铭感到欣慰,感到这十年的坚持更有意义了。

成功塑造“滑稽王小毛”

永远讲与时俱进的故事

在葛明铭身上,总是能感受到他的与时俱进的活力,亦如他35年前塑造的永远年轻、永远在谈恋爱的王小毛。

1983年,葛明铭进入上海广播电台,被分配到文艺部戏曲组做编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作为文艺青年的葛明铭萌发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创作一个新的广播小品的节目,用一个人物串起整个故事来,而且每天不断生产新的节目内容。”

《滑稽王小毛》就这样诞生了。但其受欢迎程度,却是让葛明铭始料未及,当时只要一到“王小毛”开播的时间,上海几乎所有的收音机都在播放同一个频道,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朋友,都喜欢这个闯荡上海滩的活脱脱小青年。

在葛明铭看来,让“王小毛”红透整个上海滩的原因,就是与时俱进,“80年代公共交通资源紧张,王小毛在公交车上抓过贼;90年代全民炒股蔚然成风,王小毛也投入到炒股大军;下岗潮来临,王小毛自主创业摆西瓜摊;到了21世纪电脑普及了,王小毛也上网聊天了……”

作为初代顶流网红的塑造者,葛明铭坦言,既有特定时代的原因,也是启航后的创新与坚持的结果。回顾葛明铭的人生经历,他拿出至今保留着的一份会议通知《“王小毛的365天”节目创作会议》,当时台里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就先搞一年再看。

当时葛明铭也没多想,就凭着一股年轻人的闯劲和拼劲,全力创作好“王小毛”,吃饭睡觉时都在构思“王小毛”做什么新鲜事、说什么能引起共鸣的话,没想到“王小毛”一播就是25年。

把“王小毛”塑造成永远的时代弄潮儿,这也从侧面反应葛明铭把握时代脉搏的洞察力。如今葛明铭面对这个新媒体时代,也开了自己的新媒体账号,空闲的时间都会用来学习如何添加背景、音乐、各种特效,想让观众觉得自己做的内容更有看头。因为在葛明铭看来,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讲永远与时俱进的故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每一分努力都值得

每一片风景都要珍惜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既有鲜花灿烂,也有秋叶凋零,但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片风景。”葛明铭很想对如今的年轻人说,“想要找到人生成功的钥匙,就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更要踏踏实实付出每一分努力。”

在葛明铭看来,人生不可预设,也无法预设。年轻人与其把困难想很多,不如脚踏实地地先做起来,做起来的过程中也许就有了不同的涟漪、浪花,甚至是波涛和巨浪。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也有不同的使命。“三十五年前,我塑造的王小毛人尽皆知,影响了一代人,很有意义;那我近十年,走进社区用上海话讲故事,让中老年朋友开怀一笑,同样非常有意义。”葛明铭认为,人生的价值很难用单一标准去衡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多元价值观对成功的认定更加宽泛,“年轻人应该找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并坚持做到最好。”

当然无论哪个时代,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都是永恒不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永远喜欢“王小毛”,因为这是一个可爱上进的上海小青年。在葛明铭看来,如今的上海小青年,每个人身上都有“王小毛”的影子,他们或许迷茫、或许困惑,但终究他们还是会因为一腔热情,去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里,无论是代表着永远年轻的“王小毛”,还是代表着永葆活力的“葛明铭”,他们永远都在找寻自己的路上,也永远都在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因为他们相信每一分努力都值得,每一片风景都不能错过。

2012年,葛明铭退休了,“滑稽王小毛”由此画上了一个余音袅袅的句号。2012年,葛明铭登上了新舞台,因为有一群想听故事的人,“上海故事汇”开启了新篇章……

都说年轻一定很酷,那老年一定很令人沮丧吗?葛明铭永远在自己的人生节奏里不疾不徐,走出了一道属于自己有滋有味的风景线——他永远是那个爱喝咖啡、喜欢逗鸟养虫的精致“老克勒”,“人生只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那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作为“前浪”的葛明铭想这样与年轻的你共勉。

晨报记者 荀澄敏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