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到GUEST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消失的她》累计票房34亿! 看三位学者精彩对话

解读悬疑影视剧里的城市与人

《消失的她》剧照
《马耳他之鹰》剧照(1941年上映)

影视剧就如同立体的文学,运用光影、声音等动态而鲜活的元素,为观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去解读镜头下的故事。其中,悬疑影视剧所呈现的犀利的剧情、精湛的表演,往往使其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隐秘的角落》至《漫长的季节》,从《白日焰火》到《消失的她》,近年来涌现的众多悬疑题材影视剧都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截至7月18日晚上,《消失的她》累计票房已经34亿,总观看人次超过8175万。

而昼夜运转、灯火不熄的城市常常是作品故事的发生背景,许多观众和影迷不禁会思考: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奇妙关联,城市何以成为悬疑影视剧所钟爱的叙事空间?

一直想听听学者们对于热门电影《消失的她》的话题分享。最近,ASE读书会第七期活动于ASE艺术图书馆举办,在这期读书会上,影迷们非常熟悉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影评人、作家毛尖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朱康担任对谈嘉宾,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罗萌担任主持,几位学者围绕《隐秘的角落》《消失的她》等热门悬疑题材影视剧展开讨论与对话。

学者对话:悬疑影视剧中的“消失”和“漫长”

Q罗萌:历史上悬疑影视剧的发展同今天的影视作品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A毛尖:“消失”和“漫长”在悬疑影视剧中一直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共同形成了一条自然的故事线,如《隐秘的角落》一片。同时,这两个词不仅描绘了物理概念上的时间,也刻画了心理概念上的时间。在《漫长的季节》中,内心无法消除的伤痕使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追溯过去。“消失”关乎于“罪”,“漫长”则关乎于“承受者”。怀旧情绪将一个短暂的时刻延展成了一种漫长的体验,由此悬疑影视剧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时间结果。

Q罗萌:如何看待悬疑影视剧中的城市信息“前景化”(指文学作品当中的有意偏离)?

A毛尖:尽管一些影视剧习惯将地名模糊化,但不少作品依然把地理功课做得相当扎实,如《沉默的真相》中对风物的还原,《隐秘的角落》中对食物细节的刻画,还有很多电影从海陆地貌、风景气候、人文风俗等不同角度对地方特色作了呈现,以满足观众对于环境确定性的一种渴望。这同时也是讲好故事的一个努力方向——作品可以从细节与侧面明确当代属性与地方属性。

文/晨报记者 严峻嵘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黑色电影”一词是由法国电影评论家在1946年创造的,用于指称美国惊悚片的某一特定类型。

在读书会上,毛尖首先为观众溯源了电影史上的黑色电影,毛尖谈到,业内在对黑色电影的认识上存在着两大派别,其中一派认为,《马耳他之鹰》(1941)、《双重赔偿》(1944)、《爱人谋杀》(1944)、《绿窗艳影》(1944)乃黑色电影的始祖片;而另一派则将《雾码头》(1938)、《黎明》(1939)、《夜长梦多》(1946)、《漩涡之外》(1947)作为“黑色电影”的原型讨论。

在毛尖看来,《雾码头》《黎明》等四部电影所呈现的“人物观点的黑色”并不构成黑色电影的起点。在黑色电影中,福尔摩斯的工作方式也不再有效了。当黑色电影的犯罪空间从古堡和乡村宅邸转移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人物的心理线索与社会线索一并断裂,犯罪变得灵机一动,“用美国电影史家的说法,《绿窗艳影》中的空间是一个Negative Space(负空间)。在这一空间结构中,城市就是杀机。”

城市自体生产并解释着杀机,犯罪则由此获得了新的可能性。所以,毛尖认为,黑色电影不再追踪人物关系,而是大量刻画环境,观众并不关心人是怎么死的,电影也言在此而意在彼,旨在呈示现代性的伤痕,空气里只剩下演员的疑问,“导演,我怎么‘死’的?”

同时,黑色电影也是一种潜意识结构。“保持悬疑”的空间气氛成为城市和人物共享的性格和美学原则,黑色电影由此成为一种“特效”电影,一种“感官”电影,一种“矛盾”电影。基于安德鲁·萨里斯(美国著名影评人)“以中眉艺术为代价提升低眉艺术的经典高眉策略”的判断,毛尖将黑色电影高级之处概括为,以“以低廉感为灵魂,以低俗为方法”。

沿着黑色电影的风格问题,朱康讨论了悬疑影视片中的城市与时间体验。他从Noir一词入手,提供了一个风格的理解入口,指出黑色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既是电影,又是元电影,黑色电影中的灯光模仿着电影院播映电影时候的灯光,光线从下往上投射,从而使得阴影在人群身后形成大量让人困惑的谜团。

黑色电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走向终结,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黑色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新黑色电影都出现了“怀旧”的影像与主题表达。朱康解释道,这是一种“双重怀旧”的情绪,一是怀念经典黑色电影的传统,二是怀念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对时间差异的沉迷正是现代城市给人带来的生活后果,纸面记录使所有的过去都得以保留与封锁,因此,一个理性化技术化的城市实体却催生出非理性的个人,催生出“两分钟前才动的杀机”。

针对国内一些悬疑影视作品中的两个关键词,“漫长”和“消失”,朱康进行了理论透视:大量悬疑影视剧都使用“漫长”作为题目,这是作为一种时间体验的漫长,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出现了“消失”的难题。“消失”意味着原本连续时间的突然中断,由失踪或出走开始,造成了生活的塌陷,于是,塌陷之前的时刻变成了怀旧情绪追溯的“完整的时刻”,从而同现实之间形成漫长的距离。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繁荣发展的象征,也承载着其中居住者的生活与日常。正如这场读书会后主持人与嘉宾所总结的:“好像所有的电影都在说我们。我们是观影者,我们也是剧中人。都市的日出与车鸣,都市的落日与霓虹,是我们漫步街头的盛大背景,亦是萌发影视作品灵感的深厚土壤。”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