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对话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晨报记者专访日本导演竹内亮

《再会长江》见证中国十年巨变 日本观众为“棒棒”感动落泪


曾执导《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双面奥运》等纪录片,被许多影迷亲切地称呼为“亮叔”的日本导演竹内亮,移居南京十多年来亲眼见证中国的“巨变”,他也用摄像头记录下了这些变化——以长江为线索,以小见大讲述了沿岸居民生活变迁的纪录片《再会长江》于今日起全国上映。

历时三年拍摄,竹内亮的镜头不仅捕捉到了长江的壮美风光,更反映了沿岸人民的真实生活和动人故事,用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直抵人心的真实感触,向世人呈现出一个既波澜壮阔又细水长流的全景中国。

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竹内亮讲述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和幕后故事,以及作为日本人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感受。

弥补遗憾

拍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

十多年前,竹内亮作为NHK导演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时留下了一个遗憾:未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

十年后,已经迁居中国多年的竹内亮决定弥补这一遗憾,在2021年再次踏上长江之旅,努力寻找当年拍摄过的旧友们,记录下十年过去他们在社会飞速发展下个体命运的变迁,再现那些脸庞的朴实笑容。

实际上,同名纪录剧集已在2022年上线,时隔两年重新剪辑素材推出电影版,很多人都好奇竹内亮作为一位日籍导演为何对拍摄中国的“母亲河”如此执着,又为何选择先推出剧集再走到大银幕。

他对晨报记者解释道,最早因为工作第一次来到长江边时,就深刻感受到了长江为何被称为“母亲河”,“长江真的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大家可能不会每天都特别注意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保护孩子是正常的事情。所以平时大家对长江可能没有特别在意,但一旦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想去江边看看,安静下来,长江一直保护着中国人的感觉。”

竹内亮坦言,在日本是没有“母亲河”这个词和概念的,地理上也并没有那么长的河流,因此对中国这条“神奇”的河流一直很感兴趣。

同时,他的初衷其实就是想自己拍摄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电影,但纪录片的市场比较小,票房潜力远不如商业片,因此先上线剧集版可以帮助打响“再会长江”的品牌,积累口碑和知名度,有助于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从2021年开始直到今年,竹内亮带着摄像、编导等两到四人的小团队,断断续续拍摄了三年,如今的电影版相比剧集版不仅叙事顺序相反,选择从上海往长江源头逆流而上,并重点剪辑了上海、三峡、重庆、泸沽湖、香格里拉等地的故事,还增加了一些十多年前素材的新镜头。

“第一要考虑到海外的观众,如果从源头开始的话,大家很难代入进去,大部分人不知道青藏高原在哪,也没去过云南、四川没有地理感,但大家都知道上海,所以从熟悉的地方开始外国观众比较容易代入。第二也要考虑市场,因为看纪录电影的群体大城市的人比较多,这个不仅在中国,日本也是东京观众为主。他们本身对城市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兴趣,对稍微偏僻的地方则比较感兴趣,所以还是按照喜欢看纪录片的群体的偏好,从几百个小时的素材里选择剪辑时,以长江中游上游为主。”

中国观众喜欢茨姆

日本观众为“棒棒”感动

剧集《再会长江》上线时,最出圈的莫过于藏族姑娘茨姆。

十多年前,茨姆抱着小羊意外闯入竹内亮的镜头,当时节目组还带着茨姆一家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了上海这座大城市,第一次坐地铁、看到东方明珠等高楼大厦让他们大开眼界。

十年过去,竹内亮再去探望时,茨姆已经实现理想在香格里拉开了一家民宿。从湖边抱着小羊等旅客合照到民宿老板,这个人生巨变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实际上,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竹内亮提出要带茨姆去上海时,受到了她叔叔出于担忧的强烈反对,时隔十年第二次见到时,叔叔笑着对竹内亮说你带她出国也可以。

如今电影上映,这句调侃成真了。今年4月,《再会长江》在日本上映,竹内亮带着茨姆再次实现了她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出国,去了日本、大阪、名古屋等多个城市。

“我以为茨姆肯定很兴奋,日本跟中国又不太一样,而且是第一次,但其实她就稍微兴奋了一点,比我想象得冷静很多,因为首先她有点晕车,一开始状态不是很好,第二就是她已经成熟了,现在网络时代信息那么发达,看大城市的场景看太多了,所以其实没有那么多新鲜感。”

竹内亮说,茨姆在日本最激动和感兴趣的经历,是自己带她去了日本农村的一家民宿,“她一直很兴奋不断地拍照,一直问民宿老板运营和设计相关的问题,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变成了一个能干的老板。”

他欣慰地感慨道,这十年茨姆变化非常大,从当年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能够直接和各方人士谈生意的成年人,通过她的经历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飞速发展。

另外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竹内亮发现相比大部分中国观众对茨姆的故事最感兴趣,很多日本观众会为重庆“最后一代棒棒”的故事感动,很多人看哭了。

“棒棒”是在重庆特有的一群临时搬运工,他们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上下爬坡帮忙搬运货物行李。

对此,竹内亮解释道:“我拍摄的这位71岁老人一辈子做棒棒,但因为时代的变化,他的工作快消失了,这个点日本人很有共鸣。因为很多日本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不换工作不转行,在日本你会发现像出租车司机等很多工作都是老人,但受到A I、自动驾驶、机器化的冲击,有种时代飞速发展后被替代的危机感,这种无奈和一辈子做一件事情的骄傲让他们感同身受。”

学会中文后

感受长江沿岸居民更真实的一面

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时,竹内亮还不会中文,全靠旁人帮助翻译沟通。时隔十年再去拍摄《再回长江》时,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他用中文沟通基本已无障碍,这帮他感受到了长江沿岸居民更真实的一面。

“语言是包含很多内涵的,但通过翻译的话其实当时我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只能知道语句的表面信息而已。虽然是同一个内容,但我直接听懂和通过翻译是不一样的。”

同时,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已经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竹内亮,凭自己的亲身经验更能够深入理解中国老百姓的想法和话语的背景。

“比如说我十多年前拍一所学校的初中生,他们从早上五六点起来到晚上十一点一直在学习,当时我的感受是他们有点可怜,父母和学校也很过分,因为我不懂背景,所以就只有这么表面的理解。现在我已经住在中国十一年了,我也有了孩子正在上学,我了解中国学校的背景之后,我会问的问题和追问的问题也会完全不一样。”《再会长江》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十年来的巨大变化,竹内亮对于中国“巨变”的亲身感受,则是如今回日本时感受到的“不便”。

“2013年我从日本刚搬到中国时,我觉得有很多不方便不习惯的地方。真没想到我现在回日本,反而觉得那里很不方便,比如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外卖、线上购物都不像中国那么发达,想骑共享单车根本没有。我真没想到这样的变化只花了10年。而且其他国家我也去过很多次,比如说某东南亚国家我十一年前去过,我觉得跟日本比不太方便,现在去了跟日本比还是不太方便,没什么变化是一样的,中国则是完全翻天覆地的改变。”

晨报记者 陆乙尔 制图/特级首席美编 黄 欣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