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家住云南省红河县的哈尼族老人马爷爷,意外地遇到了一名“熟悉而陌生”的来客。说“熟悉”,是因为这名来客皮肤黝黑,说着一口地道的哈尼族语言,一看就是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说“陌生”,则是因为他身着藏青色制服,自称是从大城市上海远赴千里而来,特地来看望他家孩子。这名来客,就是任职上海市长宁区延安消防救援站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周保举。
|他把温暖传递回大山
“马大爷,我来就是想资助下娃儿,让她能像我一样考上大学。”经过几番攀谈,周保举向老人道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首次启动东西协作异地招录红河政府专职消防员,周保举就是那一届的幸运儿。
在“东西协作”政策关怀下,他从彩云之巅来到了东海之滨,实现了家庭脱贫和工作就业,成长为消防站里的业务骨干。五年的光阴韶华,两地的协作帮扶异地招录一直延续着,而周保举也萌生着一份希望:把党和政府对他的关爱,反哺传递给更多人。他的倡议,当即得到了单位和战友的认同支持,共4个党支部和8名战友结对助学8名红河贫困学生,“情满沪滇,蓝焰助学”活动就此发起。
跨越2432公里的直线距离,横亘300余公里的盘山公路,周保举的心情一路起伏。
“五年前这里都是山路,现在通了道路方便多了……”他一路看着家乡的变化,和同行的队友不时介绍,眼里掩不住希冀的光芒。来到老人家中,虽条件还有些困苦,但看着娃儿勤学不辍的样子,依稀想起了五年前的自己:“孩子想读书我就尽力帮助她,让她和我一样实现梦想!”
老人的手紧紧握着周保举,从“被爱”到“爱人”的感动,也在润泽着两地的心灵。
|他视“异乡”为“故乡”
对于上海,周保举有着特殊的感情。五年前的初来乍到,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救援高频次的出动,让这个山里娃有着诸多不适应。但从光荣成为消防员的那一刻,他便和这座城市唇齿相依,誓用青春捍卫着“家人”的平安。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展现改革风貌的主场外交,对于消防救援队伍而言,更是不容有失的政治考验。五年来,周保举连续参战进博会疏导区重大安保,在驻防相对困苦的条件下,每天不间断巡查街道,日均行走2万米,守护着进博会从开幕到闭幕,直至“零火灾”的承诺成功兑现。
为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延安消防救援站组建了“蓝焰”青年突击队,致力于应急抢险、灭火救援、社会救助,只为守一方平安,周保举是其中的骨干力量。
面对超强台风“利奇马”,周保举与突击队员单日连续出警30余起,出动人员300余人次,这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满是他们在狂风骤雨下不分昼夜的付出。周保举和他所属的“蓝焰”青年突击队,也因感人事迹入选团中央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
时间不仅能改变模样,也在悄然打磨人的心智。五年红门的摸爬滚打,周保举对火焰蓝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在支队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周保举和队员们自排自演了节目,向观众发自内心地喊出:“家人给了我家的温暖,我要为家人赴汤蹈火!”
|他用涓滴细流汇成爱的江河
延安站所属华阳街道,是上海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精神”,也在时刻感染着山里娃。
2023年6月,云南省红河一中女子足球队来到延安消防救援站,女足成员们零距离接触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此次迎接女足代表团的同样是来自红河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周保举和其他队员向家乡的女足姑娘展示了训练项目,带领她们参观了队史馆和消防车。红河女足的来访,再一次加深了沪滇之间合作交流的深厚情谊。
平时,周保举热心参与志愿服务,延安站驻地所在华阳街道,独居老人、学校师生居多,周保举主动参与队站“平安护夕阳”“雏鹰体验营”公益服务,经常随队员上门慰问孤寡老人,开展“国旗下成长”自救培训,所在延安站连续两年被街道评为区域化党建“微心愿”公益单位。
从彩云之南到东海之滨,感恩于“精准扶贫+培训就业”政策,让红河青年周保举披上了长宁“火焰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扶贫故事,也被评为上海市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周保举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相继参与拍摄微电影《火塘》,录制“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宣传片,并被推荐登上团市委“沪滇青年说”的舞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来到上海追梦的温暖故事。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未来,周保举将一如既往忠诚践行训词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在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用青春和热血谱写自己的消防梦,让这份爱始终流淌传递、生根发芽,为东西协作这棵大树浇灌更多爱的养料,为这座城市的安全运行贡献更多力量。
晨报记者 倪 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