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派艺术家李守白以独创书法表达对上海之爱

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

现代油画《摩登午后》(2019年)
李守白在家中为本报题写书法作品
新闻晨报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近日,由新闻晨报·周到推出的原创歌曲《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受到了读者欢迎和社会关注,并迅速破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海派艺术家李守白先生个人也喜欢这首歌,他还用自己独创的书法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晨报记者 严峻嵘 摄影报道

《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上海

二十多年前,《喜欢上海的理由》唱出了一代人的共情,如今,《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上海!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艺术家李守白先生,看看他为本报题写的书法作品,同时请他分享这二十多年来自己的艺术创作并解读对上海的感情。

李守白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上世纪30年代,李守白的祖父来到申城,从此三代人扎根于上海。

在李守白看来,一首歌代表了一个时代:“20多年前,《喜欢上海的理由》唱出了一代人的共情,20年后,新闻晨报推出的《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上海。”

李守白在家中为本报题写了“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两幅书法作品,在两幅作品当中,他特意加上了东方明珠和音符,李守白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的人来说,你会特别喜欢所处的环境以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一个人只有对城市产生了亲情才会喜欢他,所以我在写书法时特别加了只音符;用小小的音乐节奏来表现出上海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也希望这首歌有更多的上海人喜欢。”

上海的石库门记忆是他创作的源泉

李守白从小生活在老卢湾合肥路的老弄堂里,上海的石库门记忆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有不少作品都与石库门有关,其中也包括许多人物作品。因此,有人也称李守白为“石库门先生”。

2001年夏天,力波啤酒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在沪发布,20多年过去了,这首经典歌曲依然被很多市民所回忆。记者注意到,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艺术家的李守白同样用着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厚厚的采访本,将关于上海的万千言语浓缩成了一幅幅艺术作品。

5月29日下午,李守白找出了在2001年创作的两幅水墨画作品《城市印迹系列》,作品描绘了逼仄的小巷、交错的光影,斑驳的痕迹。记者注意到,画面当中正是李守白最为熟悉和擅长的石库门。

海派重彩《弄堂淑女》创作于2004年。在李守白看来,弄堂淑女,是老上海悠悠岁月中流转的一抹清雅,她们的身影在狭窄的弄堂间穿梭,宛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们是弄堂的灵魂,也是上海文化的见证者,她们用自己的淡定与从容,讲述了属于那个时候的生活方式。

海派重彩《上海·醇》创作于2006年,在这幅作品当中,作家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角王琦瑶与上海人熟悉的周璇、张爱玲一道走入画作当中。她们漫步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的魅力与光彩。

海派重彩《梦回上海》创作于2007年,滚铁圈、拨浪鼓、花窗……时代赋予老上海太多经典,以至于轻轻翻开,便是一段悠扬的历史与风情。老上海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和街道,更在于它的人文气息。无论是弄堂里的居民,还是街头巷尾的猫咪,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老上海的生活与情感。

海派重彩《客堂间》创作于2013年,对于上海人来说,客堂间是一处汇聚着亲情与欢笑的温馨之地。步入客堂间,一股熟悉而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的空间里,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茶几,仿佛邀请着家人与客人共聚一堂,畅谈心事。墙上挂着几幅精美的画作,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艺术的气息。

海派重彩《外婆屋里厢》是李守白在2016年夏天创作的重彩画作品,画面温馨,色彩丰富。每个上海人心中都有一个“外婆家”,因为“外婆家”是一处承载着童年记忆与温暖情感的所在。这幅画当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母亲与被怀抱的女儿是李守白以爱人沈瑶女士和女儿李诗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沈瑶告诉记者:“这幅作品非常有意思,背景就是女儿两岁时我抱着她去外婆屋里,李老师把背景巧妙变化成了各种各样的石库门建筑,这幅作品当时推出之后在市场上影响非常大。”

现代油画《摩登午后》创作于2019年,街头的霓虹灯闪烁着摩登的光芒,与古老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古今交融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与城市的魅力。

海派剪纸《百年上海·剪绘申韵》创作于2020年。百年上海,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变迁。从昔日的渔村小镇,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从代表江南文化的方塔、广富林遗址,到带有浓浓海派文化风情的城隍庙九曲桥、国泰电影院;再从1930步高里上海弄堂、时尚商业的新天地到外滩宏伟壮丽的万国建筑、外白渡桥。

海派剪纸《祈盼》创作于2021年,从亭台楼阁间流淌出的江南文化,到上海石库门深处弥漫的海派风情,每一处都承载着上海深厚的历史底蕴。石库门里弄,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绘出了家长里短的温馨与和谐。而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烟火气息,又讲述着上海人家独有的生活故事。

海派重彩《一起向未来》创作于2022年。一个城市的崛起,绝对不是机缘巧合下的一蹴而就,无数先辈们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让城市充满了昂扬的斗志、永远进取的决心。

海派重彩《海上余光》创作于2023年。外滩清晨,阳光初升,洒落在黄浦江两岸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上,为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眺望江滩之上,只见一座座巍峨的建筑静静伫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看着几幅作品,沈瑶女士告诉记者:“我感觉最近两年李老师的画风有点变了,画面的灵动性和视觉感越来越强,或许是一种回归。与读者看到的图片相比,现场如果直接看到这些作品,会给人一种震撼。”而李守白表示,自己在试图重新回到中国传统的画风,让整个画面有纵深感,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上海的风采和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李守白的艺术工作室守白艺术就在泰康路的田子坊,他在这里扎根多年。如今,守白艺术已经成为海派艺术的一张城市名片和田子坊的重要文化地标。去年11月到12月,李守白在田子坊举办了“梦入江南——2023年李守白彩墨画展”,第一次公开展出其多幅彩墨作品,而现场水墨投影效果的作品让人感觉惊艳。

沈瑶女士回忆,2001年《喜欢上海的理由》在上海广为传唱时,李守白刚刚从国外回到上海,正在寻找艺术的突破方向;2004年3月,他们夫妻俩参加了上海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寻找艺术与市场结合的道路,到今年正好是20年。可以说,上海给了李守白创作的灵感和舞台。

今年5月份,李守白最新创作了一幅海派重彩作品《魔都千里图》,围绕“一江一河”主题展开,这幅画当中有多个与上海有关的场景,从巍峨耸立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到古色古香的豫园九曲桥,从情韵十足的老洋房到岁月静好的石库门里弄。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幅画的画面最下方还有艺术家当年曾经居住过的石库门,与画作当中的其他建筑浑然一体。而豫园其实也是艺术家非常熟悉的地方,最近三年,他与女儿李诗忆带领守白艺术团队参与了豫园灯会,以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意设计,带给市民和游客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在李守白看来:“魔都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它以独特的现代风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这或许也是艺术家个人对喜爱上海的一种解读。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