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最近受访谈到电影解说视频泛滥,感慨这类短视频让他无语又难过,很希望观众能够走进电影院。不久后,成龙又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呼吁观众回归电影院,强调在家观影是“没有真真正正看完电影”。
他们说得还算客气,相关讨论已然沸反盈天。支持者反复强调,电影院才能带来无可比拟的艺术享受;反对者则干脆挑明,选择解说切片或是在家漫不经心地看,都不过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我可以为喜欢的作品一刷二刷三刷,但烂片只配成为闲来无事的背景音乐,与“小帅”“小美”的粗暴剪辑刚好适配。
看来极其正确的呼吁,为何会引出激烈的辩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已经走过了业界权威振臂高呼就能引领大众观点的时代。过去这些年,被高票价和烂片不断背刺的观众,早就有了逆反的心理。观众甚至清楚地知道,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习惯于借艺术之名、慷观众之慨。所谓对作品的使命感,往往不是在拍摄和创作期熊熊燃烧,而是在票房失利、直面差评之后,成为创作者愤怒发泄、质问观众的道具。
再退一步说,今天的观众之所以不断被短视频平台“投喂”解说与切片视频,不仅是因为平台算法与流量的倾斜,也与影视行业自身的推波助澜有关。这些年,几乎所有的新电影都选择在宣发期源源不断地发布时长不到30秒的切片视频。内容呢,要么是一遍又一遍地展现导演如何被演员们的演技震颤;要么就是将影片的高光片段搭配不同的文字,生成形形色色的解读。明明是同一场重头戏份,观众却能看到片方不顾上下文地拼搭出的各种解读,从校园爱情到职场法则,什么话题流量高,就往什么方向走。这些博人眼球的切片视频,与电影结束院线放映后涌现的3分钟的解说,究竟哪个更叫人无语,还真不好说。
当然,这不是在为解说与切片式的短视频叫好。它们的生成逻辑,大多是省略铺垫、拒绝复杂,按照剪辑者的偏好,在原有的痛点和爽点之上,有选择地进一步放大刺激。在纯为消遣的观看模式下,观众很容易就会放下思考的自觉,对解说的内容来者不拒。以近期某档热门离婚综艺为例,同一个事件、同一句表达,经由二创解说的呈现后,常常会爆发出比正片更为生猛的情绪。若不加分辨地人云亦云,很可能在不自觉中推动了恶意的聚集。
进不进影院,看不看解说,是观众的自由;但何妨给自己的观看、感受与思考多留一点时间,才不至于丢失了自己的声音。
媒体人 曾索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