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将招引一批“特斯拉式”项目

上海出台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若干措施 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记者 李晓丹

晨报讯 昨天,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委、上海科创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上海出台《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情况。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从规划、土地、金融、服务等环节,找准投资增长点,精准供给有效政策,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力争在总部机构、龙头企业、旗舰项目、功能平台、隐形冠军等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助力疫情防控和培育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主要涉及五个方面:聚焦产业规划布局,上海“好项目不缺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培育创新动能,打造“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落实土地要素保障,“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统筹流量”;设立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发挥“4个1000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投资促进支持力度,做好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吕鸣表示,他们将围绕招商策划、审批改革、企业服务等环节,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和建设,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一是加强精准招商,招引一批“特斯拉式”项目。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立足国家战略和上海优势,瞄准科技发展制高点和产业链关键控制点,有针对性地招引了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

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引进商汤算力平台、达闼机器人,在集成电路领域,推进格科微电子落地,在生物医药领域,引进信达生物等。 此外,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抓紧推动落地。前期,市里对外推出了26个“小而美”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可供优质产业用地超过25平方公里,物业空间超过1400万方。

接下来,将充分发挥产业地图对投资的指导作用,根据项目落地需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好产业新载体,引导重大产业项目根据产业地图集聚布局,做到“房等项目,地等项目”。同时强化联动,特别是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央商务区和工业园区,以及一体化示范区、新片区和本市其他区域的联动。支持重大项目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原则跨区域布局,确保在上海“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二是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复制推广“特斯拉式”审批。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有关单位,吸收“特斯拉”项目推进中的突破性举措,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建立起灵活高效的重大产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和推进机制。比如,对位于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区域的重大产业项目,可实施豁免环评、简化环评形式和编制内容、实施告知承诺等简化措施。通过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让“特斯拉速度”在更多的重大产业项目中得到落实。

三是高效对接项目需求,全力做好“特斯拉式”保障。我们将以服务为产业创造价值,建立“店小二”式服务体系,统筹项目需求,做好保障服务。在机制方面,我们将落实市领导对口联系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制度,会同各区搭建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加快项目推进。人才方面,在支持各区用好特殊人才区域自主审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重点招商项目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合理住房需求。此外,我们还将综合运用财政专项、金融服务等措施,全力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资金保障。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