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 白敬璇
到底年轻的时候应该更保守还是更冒险?不同年龄段如何动态的调整资产配置?
我们如何看待资产的构成,是我们如何投资的重要一步。
以90后为例,虽然有不少人把“月光”、“花呗”这些词和他们联系起来,90后也确实基本处在刚工作或工作时间不太长的阶段,储蓄少、负债较高。
但可别小看90后,总资产有多少,还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一个人的总资产其实是包含了他手里的现有资产再加上未来的收入,在《生命周期投资法》这本书的相关研究中,作者保罗萨缪尔森把手上现有的资产称为金融资产,将未来的收入称为人力资产价值。
而如果我们这样看60后的父辈们,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也就是说父辈们的总资产,是现有手上的金融资产较多和较少的一部分未来资产。
理清了人生资产的总盘子,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的来配置资产。
先来揭晓答案,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年轻人可以将更高比例的资产投入到相对高收益高波动的投资中,而60、70后要面对或者已经面对退休的这部分人群,则更应该将收入投入到相对波动性较小的资产中。
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未来稳定收入占据总资产比例较大,所以即使今天投入到风险收益相对较高的市场中,实际上整体的风险资产投入占总资产比并不高,他们所能承受的波动是更高的。
相信读到这里,很多投资者都想了解自己的同龄人目前的实际投资状况
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发布了《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这份报告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2200多份。
从不同年龄段群体对养老投资或者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来看,调查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年龄之间呈现“倒U型”,18-29岁年龄段的投资者风险较低,60岁以上人群的投资理财相对保守。
这可能与之前提到的90后对资产的认识有关系,大部分人不会将未来稳定的收入资产算在总资产中,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可能只是被当下的状况所困,而未能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理财。
如果考虑到未来将会有稳定的收入,并按照我们今天所说的投资方式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能得出不同的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