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财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银行贷款违规乱象频发

涉房贷款是“重灾区”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雷宇声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近年来,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强监管背景下,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针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根据近日银行业贷款违规现象罚款来看,各地银保监局仍有开出大量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近亿元。 贷款乱象顽疾难清

根据各张罚单来看,违法发放信用贷款、重大关联交易未按规定进行审批、办理业务中背景审查不严造成财产流失、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规行为仍是处罚的重点“关照”区域。受到处罚还有这些银行的数十位责任人。 在针对违规行为开具的处罚动作上,已经不再止步于单纯的银行方面,针对个人也有警告或终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的严厉处罚。这样的“双罚制度”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大量罚单出手仍难以在短时间内遏制住违规乱象的出现。

受到大额罚单的金融机构违规项目大多集中在涉房贷款、理财销售等领域,从房屋贷款违规处罚来看,不光含有为材料、证明等不齐全的地产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违规为土地项目提供融资,违规投资房地产项目等,还有对个人涉房贷款也未做到有效跟踪监控等。监管部门针对房地产领域的贷款资金违规流入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不断加码,可以看出违规放贷必然仍是监控的重点。 从6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就可以看出其中针对银行系统的重视,重点严查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违规行为。如此多的涉房贷款问题的出现也可以发现,各大银行违规行为不止也说明它们针对利益空间的急迫,面对这种回报率高的投资行为并没有能做到对自身真正的有效监管。

真正的重灾区:中小机构 今年银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不光数量多、金额大,频率也在越来越快,平均每天都有数张出手,尤其是各地的地方银行,罚单大都开在面对涉房贷款、小微贷款及其他投资审查不合规的问题上。地方中小银行确实会因为自身实际情况出现各种困难,所以它们在面对能够抓到手的即时利益上,很难主动停下自身的违规行为。

严格把控时掌握力度与节奏 监管部门对违规的机构开出大额罚单也可以看出针对银行风险的强力干预,在遏制住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下,银行又该如何在严格监管下找到合法合规的新道路。罚单的频频出现暴露的是银行自身内部存在的缺陷问题,从自身审核到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错误等,银行更应该在问题源头就进行及时的预防,在完善规章制度时也要加强培养自身人员的法律道德、法律意识,把贷款风险控制在内部进行及时消灭,建立起完善的检测机制。

通过高额罚单这样的高压处罚机制确实会在短时间内看到非常不错的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控制手段,但是在对行业进行肃整阶段后,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来把握整体的控制力度与节奏,同时央行等相关部门也会再继续针对中小银行进行政策上的支持等,在处罚上一视同仁,在政策上呵护中小银行,帮助它们迈过困境。 在监管方式下,银保监会明确指出,下一步将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继续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乱象反弹回潮。同时针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也不能遗漏对非持牌机构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对整个金融领域的全面覆盖,越减少遗漏的盲区和死角,越能减少风险的出现,也越能维护好银行和更多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