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堂婚姻教育课


曾索狄

听说韩国出了一档“离婚综艺”,不少网友摩拳擦掌,提前列出“中国版”的嘉宾人选,近年遭遇风波的明星夫妇和情侣都被盘点了个遍。但细看这档引发不小讨论的《我们离婚了》,吃瓜看热闹的心情却淡了不少:这哪里是离异夫妇复合秀,根本是一次对观众的婚姻教育。 说是教育,是因为《我们离婚了》没有刻意鼓吹复合,更没有挑起谁是谁非的矛盾,而是平淡而真实地展示。婚姻失败的原因千千万,很多时候,离婚可能同时意味着伤痛与幸运,给彼此的人生带来微妙而复杂的影响。

以节目中讨论度最高的李英河与鲜于银淑为例,女方在离婚十多年后依然对复合充满期待,不料重逢后的短暂相处给了她沉重的一击——那些让她耿耿于怀的伤痛,男方早已淡忘,他甚至从来没有改变的念头。而对男方来说,前妻对感情回报的高度需求,同样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过去他不愿面对,现在依然选择逃避。于是两人在节目中的表现让无数观众唏嘘:意难平又如何?天然的性格错位,让他们注定无法再次走近,一别两宽才能各生欢喜。 另一对离异夫妇朴在勋和朴慧英,则进一步点出了婚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难以弥合的矛盾:男方推崇的浪漫与仪式感,在追求实用的女方眼中,是不合时宜的“肉麻”。因此,反思婚姻症结所在时,他们大方承认,对方优点多多,但早点放手才是正确选择。

不过,从目前播出的内容看,《我们离婚了》还更多停留在对婚姻失败原因的探究上,对离婚后彼此生活的转变着墨较少。如果在接下来的节目中,能进一步直视离婚对个人生活、子女教育的影响,甚至是呈现一组教科书式的相处样板,这堂婚姻教育课也算是真正完整了。 当然,对国内综艺创作者而言,《我们离婚了》也提供了值得思考的方向:同样是做情感观察节目,我们敢不敢抛开“秀恩爱”的套路,给两性关系一次善意、温情的反思?

毕竟,在过往同类的节目中,我们更经常看到的是爱侣之间的问题被高高举起,又被轻轻放下——没有深入的对话,没有冷静的反省,只有剧本痕迹明显的大团圆结局。女明星孕期被婆婆逼着吃红烧肉也好,夫妇在街头激烈争吵委屈痛哭也罢,无数让观众心头火起的问题,最终都只是在后期制作打出的“鸡汤”花字中被轻松化解。可如果情感问题真能这么轻易地一笔带过,在综艺后“翻车”的爱侣也就不会那般层出不穷了,不是吗?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