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李晓明
盐通高铁正式通车!昨天上午9点22分,停靠在盐城站1号站台的复兴号高速列车拉响汽笛,缓缓启动,成为开往上海虹桥站的首趟高铁。
盐通高铁的开通,大大拉近了盐城与上海两地的时空距离,给两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记者乘坐首发列车,采访了几位盐城市民乘客,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高铁开通带来的“双城生活”。
故事一:
大纵湖大闸蟹“早捕午至”
50多岁的宋传勇背着包,一手拎着一盒大纵湖大闸蟹上了车,小心翼翼将大闸蟹放到行李架上,坐到舒适的高铁座椅上后,满足地长吁一口气。他告诉记者,这两盒大闸蟹是早上刚刚从蟹塘里捕上来的,正好给在上海工作的儿子送过去,刚好能赶上中午饭。
宋传勇说,他是盐城大纵湖的养殖户,已经养了12年螃蟹。家里有60亩蟹塘,年产量在一万多斤。“大纵湖大闸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如黄金,肢体肥大,肉质细嫩,味道不输其他任何地方的大闸蟹。” 宋传勇说,虽然上海人喜欢吃大闸蟹,但是以前上海到盐城交通不便,只能通过大巴车运到上海,路上光运输时间就要五六个小时。“时间久,保鲜差,螃蟹很容易死,销量上不去。”
而现在随着高铁的开通,从盐城到上海只需2小时,这让宋传勇激动万分:“早上五六点我从塘里把大闸蟹捞上来,然后打包好开车送到高铁站,坐上高铁,2个小时就能到上海,中午就能吃上一顿鲜美的大闸蟹,一点都不耽误。”宋传勇畅想:未来随着高铁班次的增多,像大纵湖大闸蟹这样的盐城美味能够更通畅地进入上海,带给上海市民舌尖上的享受,也能为盐城人民带来更多的增收。
故事二:
假日探亲、回家不再难
同样,戴先生夫妇坐着首发高铁也是去上海看儿子。儿子在上海工作已经3年,但平时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方便,路太堵。
以前从盐城到上海,基本只能坐大巴车或者自驾,平时路上需要5个多小时。一到节假日无论是走苏通大桥还是走崇明那边都特别堵。“有一次儿子国庆回家,路上花了9个小时,回来后累坏了,说以后节假日再不坐大巴了。”现在,随着高铁的开通,两地来往更方便了。为了免得儿子来回折腾,他们决定自己坐高铁去上海看儿子,顺便一起过个元旦节。
故事三:
往返购物、看演出不是梦
对于盐通高铁的开通,两位盐城阿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今后的两城生活充满向往。
“我们是留学生家庭,孩子在国外读书,以前每年回来都要从上海下飞机再转大巴回盐城,非常不方便。现在孩子回来,就可以从机场转高铁直达盐城,回家更方便,回来的次数也就多了。”1965年出生的孙平表示,高铁不仅给家庭生活带来便利,更给自己的个人生活增添了色彩。“高铁开了,我们逛街也方便了,早上从盐城出发到大上海扫货,然后高铁回来,就算扫不到货,也当出门看看世界了。”
63岁的张湘玲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她表示高铁让盐城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现在我们不用自己开车,不用坐大巴,坐高铁2个小时就到上海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亲身欣赏顶级的艺术演出。比如说今天下午上海有一场优秀的歌舞剧和话剧,我就会早晨乘着高铁来上海看一场演出,然后再坐着高铁回盐城。这样的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