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悦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收纳整齐的家

《收放自如才是家》 吴希塔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面对各方的压力很大,但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家的装修、整理和生活,这本书就像一本家的百科全书,从最初的设计规划,到入住后的整理收纳,再到每一天面对的清洁家事,都给出了简单易行的方案,让居住者快速掌握技巧,从这些家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本书共讲了三大篇章,设计篇、整理收纳篇和清洁篇,同时把断舍离、家务日、月、季、年的家务规划、亲子收纳的方法以及装修流程图穿插其中。清洁篇包含了厨房、卫生间,地面、衣物、食器、家电、书籍等清洁或保养方法,介绍了各种清洁剂及用途。收纳篇包含了厨房、冰箱、鞋子、衣柜、蔬菜粮食、玩具、文件、清洁工具、缝纫用品等等家庭中各个部位的收纳方式方法及技巧。设计篇详解了玄关、客餐厅、厨房、卫生间、儿童房、卧室、衣柜、阳台等各个部位的规划方案,结合收纳和家务动线做出的设计才是适合生活的,设计篇适合对装修摸不着头脑的入门者,简单易懂好学。

[作者简介] 吴希塔

拥有至今20年以上的设计经验,10年展示展览设计总监职位,涉及展示展览设计、环境艺术陈列、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诸多领域,上海市2004年优秀人才引进者,空间规划设计师,日本housekeeping收纳师顾问,曾多次负责广州广交会、上海华交会展台设计,迪拜国际电子展、香港各大展览展台规划设计,同时从事各种商业空间设计、别墅家居设计,并在台北英平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目前为专业整理收纳培训师。 人、空间和物品

在进行收纳之前我们必须要认清两个概念: 减物和分类整理

所以接下来会有一些关于整理的内容,告诉你为什么要学会减物和分类整理。 想想我们在进行收纳之前,几个难点:东西多、找不到、扔不掉、分类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收纳前没有经过整理这一步。

而整理还有一个“先行军”,那就是减物。 东西多、找不到和扔不掉都是因为减物这步没做好,如今流行的“断舍离”说白了就是“减物”。

为什么要减物? 因为物品和空间及个人精力产生了矛盾。如果没有矛盾产生,根本就不需要减物,但如果产生了矛盾,就需要衡量究竟是空间和自己的精力更重要,还是物品更重要。所以减物跟内心力、掌控力等关系并不大,学会平衡人、空间、物品这三者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一个关于减物的简单方法,那就是把物品量化并分类列出来。 看舍弃哪一样给你带来的困惑最多,看清本质才能知道为什么要将其减掉。

留下的物品应是有用的、不会对生活状态产生困扰的。把让自己心烦的、不能物尽其用的、卫生及安全状况堪忧的物品及时减掉。所以减物不是让你把所有东西都扔光,而是要达到人(时间、精力)、空间、物品这三者的大致平衡。平衡是关键。 我们最先学习的应该是“减物”,之后的分类整理其实就是“聚物”。

这真是分类整理的精髓,所有的分组整理、按使用频率整理等,都不过是“物以类聚”而已,祖先早就用精简的语言对整理收纳做了完美的描述。 三级整理法

什么是三级整理法?就是一步步地细化整理。按照这个步骤走,整理就会变成一件轻松的事。 第一级:分 类

目前主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空间划分。就是按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场景空间分类。

第二种是按使用类别划分。 如衣物、鞋子、床上用品、厨房清洁剂等类别。

那么究竟哪种更好呢?在首次进行清扫式大整理时,一定要按照使用类别来分,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清理,如果按空间划分就会整理得不彻底。 按类别进行大筛查,将各类物品分为有用、无用、犹豫三类。

无用物品处理掉,犹豫的可放在一个反悔箱内封存半年,如果半年后还没有用到,就可以处理掉。 第二级:按动线整理

简单来说,就是把每个类别的物品正确地摆放到对应的使用动线节点上。 什么叫使用动线?

比如,早上起床到出门的这条动线:起床洗漱→换衣→做早餐→吃早餐→清洗早餐用具→准备上班物品→整理着装、换鞋 这就是在进行“起床—上班”这一系列行为时产生的使用动线,在生活中类似的动线有很多。

我们根据起床—出门的动线,在每一个动线节点收纳相对应的物品,让动线上的每种使用物品都能被就近收纳,那么这条动线就会流畅,我们的效率就会提高。 如果把前一晚用完的工作用品和第二天需穿着的服饰归为一组,及时收纳在玄关,那么整个动线就会缩短。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条动线,生活中处处是这样的使用动线,如果每条动线都能做到最短,生活的便利性就会大大提高。

这就是就近收纳原则。比如,厨房清洁剂一定要围绕水槽收纳,如果距离水槽太远,使用起来就会不便;刀具一定要收纳在备菜区,这样切菜时随手就能拿到;锅具收纳在烹饪区;调味品收纳在烹饪区右手位置,这样我们在每个动线节点上都不需要移动太远。 和动线节点对应的物品,使用距离都要尽可能做到最短,在哪里使用就在哪里收纳。动线和个人的习惯、室内空间等有关,我们在分析时不妨多模拟几次,然后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动线制订方案。

家庭的日常消毒 除了日清洁、周清洁、月清洁、季度清洁外,家里也需要定期消毒,以保持家里的环境卫生。

消毒也有讲究,不是买瓶消毒液到处喷洒,或是用消毒液清洗、浸泡织物就可以了。滥用消毒剂会造成家中微生物的失衡,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样家反而会变成顽固病菌的培养基地。 因此,家庭消毒需要正确的方法。

①自然通风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早上10点左右打开前后窗对流通风15分钟,就能把整个房间的空气全部更换一遍。在户外空气质量好的时候,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中午和下午再择时各通风一次,每日做到三次对流通风。

除了对流通风外,我建议在白天空气良好时,将朝南的窗户全天开启,这对装修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很好的稀释作用,能使我们的居家环境更安全。 ②雾霾天怎么办?

我建议在家中安装新风系统。注意:新风系统不是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只能净化屋内现有的空气,而不具备引入室外空气的功能。 新风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它会把室外空气过滤后送入室内,再把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旧空气置换出去,从而保证室内外空气的不断循环。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那就不用开窗了,全部用新风系统不就行啦。在刚搬进新房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开窗通风,新风系统虽然好,但把整屋空气置换一次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开窗,可能还没等你置换完新空气,旧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就又高了。 对于住久了的屋子,我们可以采用新风系统和开窗通风交替进行,空气好时可以开窗通风,平时靠新风系统。因为新风系统的过滤能力强,使用后家里的灰尘会特别少。

③没有安装中央新风系统,怎么办? 我们可以安装壁挂新风系统,只要家里有对外的墙壁,就可以打洞安装,有适合各种住宅面积的机器型号可供选择。(标题为编者所加)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