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外婆网课上瘾 自学“鸡兔同笼”到凌晨

被“网”住的“银发族”其实打开了另一种实现愿望的途径

文君跟着网络直播学习小学生数学 本版图片/受访方供图
阿琴摆满阳台的多肉植物
老齐所在的广场舞群聊记录

晨报首席记者 庞菁涵 记者 唐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六旬的母亲沉迷网课不可自拔,不要感到惊讶,她不是特例,也没打算参加考试,可能只是单纯地“爱上了”学习这件事…… 和Z世代恰巧相反,有一群人刚好退休在互联网时代,拿着手机看到深夜,不再只是年轻人。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50-59岁和60岁以上的网民占42.6%和23.8%,未来还会更高。

闲着也是闲着 上网课还能教孙子

凌晨一点了,61岁的文君摘下老花镜,挑起眉毛揉了揉眼,准备睡觉。退休后,她反而总熬夜,竟然是为了上网课,像这天,她做的就是数独游戏。“1到9,填在九宫格,横竖加起来都一样,你说这一做还就忘了时间。”文君既不是数学老师,也不是知识分子,只是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外婆。 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退休职工,怎么就迷上网课了?

就在10月初,文君刷着手机视频,一个名为“XX老师”的博主抓住了她的眼球。带着“求教”的心态,她点开进入了直播间。 文君仔细听了一整堂数学课,发现直播间里互动的,很多都是和自己一样的祖辈,“老师提问会有粉丝在下面答题,我能听见她说,‘XX奶奶你答对了’‘XX外婆你要加强……’。”每次直播,这位“老师”都要向粉丝们“安利”自己出的一套付费数学课,共五百多节视频,还有配套练习册。

文君琢磨,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学呗,还能教外孙。一向的行动派,短短15秒她就完成了下单付款。自此,晚上忙完家务,她就一个人在屋子里认真钻研,转眼已经坚持了一个月。 爱上多肉植物

偷偷网购没法儿止步 阿琴总被儿子“管”着。这天,趁着家人午睡,她悄悄起床出门,五分钟后回来,背过身拆开刚刚取回的快递。

这已经是阿琴买的第两百多个小花盆了,自从在直播间发现了三五块一个的花盆包邮到家,她内心的花草就像喝了肥料一样疯长起来。面对被密密麻麻的花盆“攻占”的房间,阿琴的儿子已经“三令五申”请妈妈别买了。只可惜,每当直播间里传出老板的“甩货了,就一个,秒没啊。”阿琴刚刚痛下的决心,就被抛之脑后。 从单位退休的第6年,56岁的阿琴得了孙子,一头扎进了带娃的天伦之乐中。日子久了,被孩子捆住的阿琴也会无聊,直到她学会了刷视频看直播。

“种种花挺好的,家人也不反对我,老有所乐嘛。”阿琴的两百多个花盆里大部分是多肉植物,什么“吸财树”“黄金璀璨”“吉娃娃”“赫拉”“暗冰”“柳叶年华”“雨滴”“碧桃”……这些看起来大同小异的植物,阿琴一口气能说出几十个花名,满含爱意。 网购的热情,逐渐从花和花盆,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阿琴的老公只能摇摇头。

阿琴家的快递,就像上班一样,一周七天,至少五天准时到位。收到货不满意的又纷纷退了回去,负责小区快递的小哥儿,从顺丰、京东到韵达、圆通,都已经熟门熟路。常常夜里十一、二点,儿子上卫生间,还能看见母亲卧室里手机屏幕发出的光亮。他不得不催促,阿琴才像个被训的小孩一样,把手机收起来乖乖睡觉。 迷上广场舞

还要APP视频不断跟练 两年前,老齐迷上一个广场舞APP,每晚饭后的一两个小时跳广场舞回家后,必定要打开这个软件再练一会儿。

老齐的舞队,就在家附近的体育场里,每隔两周,领队都要教新舞蹈。教新舞蹈的当天散场以后,微信群里必定有领队发来的该APP的教学链接,老齐就是这样接触了这款APP。从背面教学版本到动作分解版本,各种教学视频应有尽有。 “跳广场舞的没人不知道,回家都用这个练,谁不想一出场被人夸跳得好。”

时不时打开广场舞软件逐渐成了老齐的习惯,每天泡在这里四五个小时。“XX广场舞”“想锻炼、上XX”,APP视频片首的广告语成了屋子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子声音,全家都被这个有点魔性的声音“洗脑”了。 渐渐地,老齐使用这款APP的场景也从跟着学跳舞,到刷刷最近有哪些新歌新舞、关注的达人上传了什么新内容,乃至如何拍出旅游大片、花卉摄影的构技巧、秋天养生小妙招……

软件里能花钱的地方不少,买课程、买服装道具、还有直播间里的带货。软件还能“送花”,但老齐没用过,因为“担心一不小心花了钱”,但“摇红包”功能,老齐就没错过,虽然从来没成功提现过。 老齐知道这些“氪金”套路,舞队里也有队友买过付费课程,尤其以领队买得最多,但作为一名节俭惯了的60后,老齐可以抑制住心中的购买欲望。

互联网的益处 老年人获得了充实和认同

不论是学习、购物、寻找同伴,移动互联网上海量的UGC(用户原创内容),给退休老年人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资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老年学研究所教授杜鹏在研究中预测,2034年中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将突破4亿大关,占总人口近30%。 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上获得退休生活的充实感、认同感,将是今后的趋势之一。关了灯的夜晚,总有一束微光在床头亮上那么一会儿。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3月,50-59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中,上网规模分别占到相应年龄组的42.6%和23.8%,而在10年前,这一数据还仅仅是11.1%和4.8%。伴随着较晚出生、会使用网络的群体逐步进入老年阶段,未来将会有更高比例的老年网民出现。 文君的课学到了“鸡兔同笼”。女儿知道她花三百块买了小学数学课来钻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第一反应是又被忽悠了,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老妈竟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我是觉得有点魔幻啊,以前听说有老头老太太上网课的、打游戏的,没想到我妈也会这样。”女儿说起来带着些难以理解的笑,她打趣,以后儿子的数学有人管了。 其实,文君没告诉女儿的是自己的孤单。把外孙带到了上小学,她住在女儿家帮忙的“使命”暂告一段落,一个月前搬进了自己的养老房,这是老伴几年前病逝后自己第一回一个人住。每次回到家,就觉得冷清。这些小学的数学题,成了她生活里热闹的一部分,原本觉得难熬的时光,倒是消磨得快了许多。

而像阿琴那样,在直播网购里寻找满足感的中老年人,也日渐增多。据抖音在今年三月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50-59岁和60-69岁中老年人在视频APP购物的比例分别是26.3%和10.1%。 尽管希望母亲克制一些,但儿子还是能理解阿琴对网购和花草的迷恋:“我们每次在花园里遛娃,她都会和我提起自己童年长大的那个果园,外公种的树,她会爬上去摘苹果吃。后来到了市里读书,青年商店就成了她最爱的地方,时常去逛。”

他说,母亲上了年纪总会回忆过去,时代改变了她的生活环境,但网络打开了另一种实现愿望的途径,虽然母亲的两百多盆花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但每当看到老人花些小钱乐在其中的样子,倒也觉得安心。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