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荣思嘉
“小叶子”又上新啦!除了往年的岗位之外,今年的“小叶子”多了一个新工种——“小叶子体验官”,上海市团市委招募了一支1000名“小叶子体验官”队伍,他们绝大多数都是“00后”,在志愿服务之余,围绕志愿者日常、进博会展台介绍、进博心得体会、建党百年、防疫宣传、志愿者风采、高校特色展示、多语种分享八个主题,以志愿者视角在非上岗时间拍摄短视频,用“小叶子”的视角记录进博会的方方面面。
来自同济大学大三的刘姿彤也是一名“小叶子体验官”,她和搭档们用镜头展示了他们眼中精彩的进博会。
一级体验官的一天是怎样的?
早上6点,刘姿彤就从被闹钟唤醒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时间又到了,她赶忙起床梳洗,准备好进入进博展区的拍摄仪器,等待7点准时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开往青浦“四叶草”的班车,路上的路程需要近一个半小时。
这样早起准备,路上奔波的日子,刘姿彤已经适应了将近2周。出于防疫的要求,从10月23日开始,刘姿彤就住进了学校单独安排出来的“隔离楼”,26日作为最早一批进驻场馆的志愿者,开启“小叶子”征程。
刘姿彤的岗位名称叫做“小叶子体验官”,这是上海市团市委今年首设的“小叶子”岗位,共有1000名体验官上岗,往年是没有这个岗位的。
“这个岗位就是让我们用视频记录我们志愿者眼中的进博会。”刘姿彤说,他们会关注好玩、有趣的展品,也会用镜头记录下有爱、有温度的事件,还会把镜头对准其他岗位的“小叶子”,帮助大家一起记住这个共同经历的、意义非凡的体验。“我们的视频可能技术上不比官方专业的内容,但是形式会更加活泼,更加有年轻人视角。”
从选题策划,再到脚本设计,实施拍摄再到剪辑成品……全流程都需要刘姿彤他们自己完成,她和同校的另外四名同学,组成了一个五人小分队。
每天早上到达“四叶草”场馆之后,刘姿彤需要和同伴们商定今日的拍摄任务,探寻“四叶草”里面哪些地方适合拍摄,同时也需要和其他岗位上的“小叶子”沟通,收集可以拍摄的线索,和拍摄对象敲定志愿服务休息的空档,日行2万步已经是基础打底了,在拍拍剪剪中身体也很疲惫,但刘姿彤说:“我们累并快乐着。”
一个爆款视频是怎样出炉的?
“我是来自上海的朱开明,我手中的是进博会吉祥物进宝。”“我是来自河南郑州的王旭雯,我现在身处国家会议中心前,这里将作为进博会开幕式举办地。”《同济“小叶子”方言show time》这个2分钟不到的短视频目前占据“小叶子青春体验官”视频号活动的榜首,收获了上千点赞,这个视频就是出自刘姿彤所在的团队。
刘姿彤他们团队都是来自同济大学的各个专业,刘姿彤是数字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学的学科和传媒相关,这次担任“体验官”算得上是学以致用了,而其他专业的体验官也都有过视频制作的经验,“只有体验官这个岗位是需要在报名的时候额外提交过往作品的,大家都算是有点经验的”。
10月26日首次来到“四叶草”后,刘姿彤他们首先展开了“巡馆”,熟悉场地之后,团队敲定把聚焦点放在进博展区标志性建筑物上,再配合有方言技能的同学出镜介绍展馆,向五湖四海介绍进博会,介绍“小叶子”。
确定方向之后,刘姿彤他们又再次对场馆进行踩点,把适合拍摄的地点选定,记录下来,然后针对场馆编写解说介绍词,给出镜“小叶子”作为参考,全部确定之后,刘姿彤负责脚本的设计工作,把拍摄框架搭建出来。
“联系同学比较花时间。”刘姿彤回忆,完成视频的拍摄少不了其他“小叶子”的支持,说动他们出镜花了不少的时间,另外协调好时间、不能打扰志愿服务也需要注意。
最后,视频耗时4个小时拍摄完毕,再加上10多个小时的后期制作,刘姿彤他们以“小叶子体验官”视角看进博会的作品就诞生了。
“我对我们的作品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上升空间,但是在‘小叶子’和同学之间,这个视频的评价都还不错。”说起自己的作品,刘姿彤有些小得意,“好多同学看到之后,都说以后也要来进博会做‘小叶子’志愿者”。
在11月5日进博会开幕前,他们团队平均日产一个视频,而开幕之后,他们的计划是每天产出三个视频。“希望我们的视频可以越做越好,能成为我们的一个纪念,也能成为第四届进博会的一个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