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都市消防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苦练本领,勇当水域救援尖兵

记者 倪冬 通讯员 沈滟

晨报讯 “只有苦练本领,才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作为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的一名水域救援尖兵,王斯佳几乎参加了所有重要的抗洪抢险和水域搜救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体制改革后,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转变,水上支队于2018年10月正式组建国家水域救援上海大队。

“我当时想着国家有需要,自己身体条件也不错,不仅懂游泳,还学过潜水和水域救援,马上就报名了。”王斯佳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先后取得了冲锋舟岸际救援技术(IRB)证书、冲锋舟驾驶(A 1E)证书、急流救援(IRIA)证书、公共安全潜水证书、救生员资格培训和自由潜泳培训证书。 2020年7月,长江、淮河流域遭遇暴雨洪涝灾害,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抗洪抢险专业队迎来第一次跨区域增援任务,王斯佳随队出征。到达三汊河驻勤点后,他们通过无人机编组、水上冲锋舟编组、陆地人员编组,形成“水、陆、空”立体式,探查了裕溪河水域近150平方公里、延岸堤坝60余公里、房屋200余户,发现堤坝有3处渗水、5处水位线过高,打赢了这场巡坝固堤“攻坚战”。

2020年12月30日,在崇明区三绿公路上,一辆白色SUV轿车行驶时不慎坠入环岛运河,车辆与人员落水沉没。当时正处寒潮,水面湿度大,风一吹,彻骨寒意扑面而来。王斯佳全然不顾严寒,依靠过硬技术,在声呐接收端上发现了3处疑似点,其中2个条状、1个方形,引导队友在相应位置投掷潜水浮标。最终,第一处和第三处声呐定位点确定为溺水者,第二处确定为落水车辆。40分钟后,三个定位点相继打捞成功。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