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未来五年上海将推60万套保租房

让普通打工者安心居上海

虹口安歆公寓的一楼大堂非常温馨
虹口安歆公寓一共提供431个床位,365天全满。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林劲榆

晨报记者 林劲榆

一张床,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是王丛森、葛佳妮,以及千千万万普通打工者的需要。他们为上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上海也将他们拥入怀抱,守护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上海正在为解决普通打工者居住问题迈出重要一步,未来五年,上海将有60万套房,上百万床位等待入住。

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上海市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开工活动15日上午在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的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现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15个项目约115万平方米、1.85万套,建成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群体的安居宜居需求。

[记者探访]

洗衣房利用率最高

肚子饿了,线上点餐,30分钟内,热腾腾的饭菜端到了面前;双11,抢购的衣服转眼之间已经堆在了家门口;周末,去做个SPA,感受全身被温柔以待……这些是魔都的日常,像空气一样的存在,但并非理所当然。

其背后,有十万、百万的平凡打工者,他们勤劳、朴实,默默付出。在上海,他们有一个梦想——有一张床,挣一笔钱。现在,梦想触手可及。

安歆公寓是虹口区政府支持的宿舍型租赁房项目,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优先供应符合产业导向的单位及个人,推动了虹口餐饮、快递物流、公共服务业行业基层奋斗者的安居、乐居、宜居。近日,记者走进了服务市基本公共服务群体的安歆公寓。从虹口安歆公寓的门口路过,人们很容易将它当作经济型酒店,实际上,它就是从经济型酒店改造而来的。一楼大堂非常温馨,工作人员对每一位进入公寓的人员仔细登记,几位租客在大堂吧内聊天喝茶,一边的无人售货机满满当当。新年即将到来,公寓内布置充满了节日气息。

在大楼的二层,洗衣房是利用率最高的公共设施,几台洗衣机、干衣机只需要较低的费用就可以使用。而一边的小厨房满足了租户们偶尔想要一展厨艺的欲望。

“这栋公寓一共提供431个床位,365天全满,合作伙伴遍布上海的服务业,喜来登、万豪、凯越、万科、顺丰等等企业都是公寓主要客户。”安歆公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安歆公寓已经在上海有100多个项目,遍布黄浦、静安、长宁、徐汇等上海各个区,满足最低人均4平方米的要求,一个床位租金约1000-1300元,几乎都是由企业买单。

14万套已开工建设

“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上海正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努力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享有品质生活、感受城市温度、拥有归属认同,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到“十四五”末,全市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以上,其中40万套(间)左右形成供应。

2021—2022年计划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完成“十四五”目标总量的一半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供应190幅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规划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其中,123幅已开工在建,建筑面积约830万平方米,共14万套。

与保租房配套政策也正在酝酿中。《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关于本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即将发布。

[租户自述]

“一个比想像好很多的家”

一年前,河南小伙王丛森来到了上海,他在万科小区内做保安,每天晚上守护着小区内的安全,定时值更,为深夜进出小区的居民开门、联络。下班后,他都会骑车回到不远处的安歆公寓的小家休息,看个片子,与父母视频一下,甜甜地入睡。

在虹口的安歆公寓里,记者参观了王丛森的家,这是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间,房间里有三个上下铺,他的床位在最顶头靠窗的位置。床铺整理地整整齐齐,连被子都叠得四四方方。床边的柜子上,生活用品也排列有序。

“你们看,帘子拉起来就是我的小天地。在上海,能有这样的小屋,我已经很满足了。”王丛森说,五个室友都是白班,只有他上夜班。这个工作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与同事错开时间,整个宿舍就象他一个人的。

这个“家”令王丛森倍感温暖。“去年春节,我没有回老家,楼里其他住户得知我在宿舍,就邀请我去会议室玩,我们那天一起玩狼人杀到很晚。”他说,他很喜欢上海,工作和生活都很安稳。

在来到上海之前,他可不是这样想的。“我最担心的就是住的问题了。父母和我都担心住在哪里,我看那些老乡住在群租房里,环境非常糟糕,我也挺担心的。”王丛森找到工作的当天就搬进了安歆公寓,一个比想像好很多的家。

“我现在就想努力工作,积攒一笔钱。”他说,他有一个上海梦——三年挣满20万,然后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上海是我梦想的起点”

从大学到社会,对于很多来沪大学生来说,一张温暖的床就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他们来上海安心工作的理由。

武汉姑娘葛佳妮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学生,明年才毕业,最近和全班40多位同学一起来上海实习了,实习单位是万豪。

在小姑娘眼里,万花筒般的大上海是一个向往的地方,但是令人担心的问题也不少。“父母一直担心我在上海无法生存,尤其是住,她们担心不安全。”小葛同学是个乖乖女,她说非常理解父母的担心,现在几乎每天都与家里视频。父母看到了宿舍环境比学校还要好,非常满意,现在支持女儿毕业后留在上海打拼。

在安歆公寓二楼的宿舍里,小葛和5个室友一起住,在湖南的大学里,他们也是室友。女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格外温馨,化妆品、衣服、娃娃琳琅满目,摆在了最顺手的位置。宿舍里的独立卫浴尤其受到小姑娘的喜欢。

“平时我们一起上班,坐地铁过去也就20分钟,一起下班,休息时,还可以去逛逛虹口凯德中心。”葛佳妮非常喜欢这一段实习的时光,每个月实习工资有2000多元,除了消费外,还能省下不少钱存起来。一个学期的实习即将结束了,葛佳妮正在规划未来的人生。这段美好的实习生活令其坚定了留在上海的决心。

“很多人说,到上海打工是吃苦,但是我觉得很开心,有一个温馨的小床,我就可以起步了。”葛佳妮的梦想是赚一笔钱去环游世界,梦的起点是上海。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