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申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蛋白消费、新速食、预制菜、泛生鲜食材

宅场景驱动全新“进家”消费


晨报记者 钱鑫

后疫情时代,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场景都在发生巨变。日前,在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食品/生鲜消费趋势报告》中指出,疫情后,更加成熟的消费观正在养成,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符合他们价值观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其中,宅场景驱动了全新“进家”消费,进家消费正从品质消费阶段向品味消费阶段挺进。

■宅消费赛道变宽、变高

疫情大幅驱动了宅场景,宅消费由此大幅增加,很多跟宅经济相关的产品销量也猛增。华糖云商相关研究把进入家庭消费的商品,称为进家消费。

进家消费赛道正在继续变宽,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行业陆续加入:速冻食品、方便食品、生鲜食品、烘焙食品、调味品等;同时进家消费赛道的门槛正在变高,在进家消费接受度、渗透度大为提升的同时,消费者对进家消费品的营养、安全、消费便捷度、环保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2021年上海商情零售监测系统统计的318个零售新增品牌中,新消费品牌更懂新一代消费者,健康、方便、环保、悦己、国潮概念渗入快速消费品各大品类。

■提升免疫力产品成高配

疫情之后,增强免疫已连续两年成为Natural Grocers十大营养趋势。Natural Grocers指出,2022年,消费者将继续每天为免疫系统提供最佳功能所需的营养,使自己获得免疫弹性,这也由此大幅提升了蛋白质消费。

寻找新赛道,奶酪成乳制品消费爆发式增长点。2021年上半年,国内奶酪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35.3%,人均奶酪消费量在四年内增长近四倍。2022年1月,光明乳业推出不加水的纯奶酪棒,选用新西兰进口干酪,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2021年,伊利主打女性市场的奶酪品牌妙芝”,推出了首款奶酪+坚果新品“咔芝脆”;妙可蓝多与抖音共创全新奶酪条新品,其热量低,富含高钙高蛋白的产品特点,特别适合健身达人、白领等人群营养补充所需;蒙牛发力成人奶酪休闲品类,推出芝士莓莓、芝士奶条等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植物基概念的走热,企业加速布局新蛋白产业,2020年中国有200家公司进入新蛋白市场,总投资额60亿元。

功能性食品市场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功能性食品消费市场产值超过2700亿元,产业近3年来平均增速超过15%。健康新常态下,功能性食品的有益成分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关注点,近5年来我国益生菌产业每年以高于15%的增速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益生菌市场规模接近850亿元。

■餐桌上的新国风

日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针对方便速食产业创新升级时认为:目前,方便速食行业进入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的新消费时代,方便速食行业的属性发生根本性颠覆,产品单一属性必须要叠加多维情感属性、大健康属性后,才能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方便速食行业新品竞争出现了四个维度:技术壁垒,资本壁垒、品牌壁垒,规模壁垒。

新速食行业迎来更迭洗牌,新品牌、小众品牌崛起。2021年,拉面说又一次创新与探索中国餐桌,成立国风速冻料理品牌——春风酒家,通过首创的“锁鲜珠”技术结合手工精制小笼包,用产品创新来打造更适合年轻家庭享用的小笼包。钟薛高从冰淇淋跨界到速冻产品,旗下理象国品牌,定位于高端产品,立足线上渠道,主打特色是“犹如现包,不像速冻”,产品馅料选材上多以干贝、松茸等上等食材为主。

■懒人经济加速预制菜出圈

懒人经济、疫情宅家引导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预制菜既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下,无暇下厨的年轻消费客群的生活方式。同时,中餐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需求,也驱动预制菜B端市场扩容,外卖渗透率提高也使得预制菜C端销量增加。

光明食品集团布局光明城市厨房项目,与大丰区政府深化合作,开展“中央厨房及净菜加工配送基地”建设,推进“光明(阳光)定食”净菜加工配送中心等两个重点项目以及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沪苏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加工及配送服务。金龙鱼启动新一轮“厨房革命”,拓展中央厨房产线,利用集团原料优势,覆盖从食材原料到餐桌美食的全产业链,进行食品全品类制造和餐饮服务。天邦股份计划围绕屠宰加工协同布局深加工业务,将在长三角地区独立布局中央厨房。借助城市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电商、深加工业务将“拾分味道”品牌影响力从B端延伸到C端。2021年4月,预制菜头部品牌“味知香”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成为“预制菜行业第一股”。

随着春节临近,进入了年夜饭半成品、成品的销售旺季,为积极响应“非必要不离沪”“宅家过年”要求,上海味道启动“2022上海味道年夜饭推介活动”,并发布《2022上海味道年夜饭推介榜单》,其中涵盖了沈大成、新雅、广舟、西贝、和记小菜、绍兴饭店、紫燕、等熟食、半成品、食材企业及知名餐厅。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