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
日历已经翻过了2月16日,俄乌边境并没有响起美国总统拜登“预言”的枪声。对于这场战争的失约,除了全球股市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之外,广大网友们也没有忘了以段子来表达“庆幸”之情:“由于受疫情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改为线上进行。”
不过,以上这条纯属网友臆想出的段子并非完全是无中生有。俄乌战事未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在我们的微博上打响了。认证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账号2月15日用中文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喊话:“我们正处于悬崖的边缘,但普京总统还有时间退一步思考。我们敦促所有人参与对话——俄罗斯政府应避免做出对本国造成灾难性错误的决定。”此贴一出,点赞数很快就突破百万。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随即在2月16日连发两条帖子回应,表示所谓“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声明十分荒谬。倒是“北约国家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在该国境内继续进行军事开发的做法是使局势升级的例证”。双方你来我往,在微博上的口水仗火药味十足,更是引来百万数量级的谈论,网友们“参战”的热情十分高涨。
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注册为“英国首相”的微博账号,它的确是英国首相的官方微博,注册于2013年11月7日。当时的英国首相还是卡梅伦,随后还有其继任者特蕾莎·梅,换而言之,约翰逊是这个微博账号的继承者。
值得一提是,这条喊话普京的微博也是“英国首相”三个月以来的首次更新。去年整整一年,这个账号一共只发了三条微博:内容分别是悼念已故的英国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上呼吁全球一起行动;对于中美两国承诺在接下来的10年中强化气候行动表示欢迎。
由此可见,“英国首相”平时基本是“惜字如金”的,只对他认为的重大事件偶尔表态,而今年的第一更就是这条对普京的喊话。按理说,在所谓的俄乌冲突中,我们既非当事方,也非直接利益的相关方,普京也没有中文社交媒体的账号,约翰逊如今却在中文社交媒体喊话普京,其用意显然绝非只是针对俄罗斯而已——从这条微博下多达数万条的评论不难看出,在这场所谓的俄乌战争中,网友们绝不只是旁观的“吃瓜”群众,而是一场舆论战的参与者。
约翰逊的良苦用心究竟何在?这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他对中文社交媒体的重视,期待获得中国社交舆论支持,甚至想引导中国网友认知的用意不言自明。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自诩“以推特治天下”,而约翰逊如今的这番操作,也大有以微博笼络人心之意。
二战时期,以美英为首的盟军曾经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就此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只不过,当时他们是和苏联红军以东西夹击之势合围德国法西斯。而如今,英国首相在我们的微博上开辟战场,则是为了期望在舆论战中打击俄罗斯,为其盟友美国争取足够多的道义支持。
可惜,在这场争取中国社交舆论民心的战争中,约翰逊却遇到了一群猪队友。美国在持续渲染俄乌危机的同时,为了尝试强拉中国“入局”,不断有高官频出狂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将“承担部分代价”;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说,中国“以沉默支持俄罗斯的做法令人深感震惊”;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则说,中国“对俄罗斯陈兵俄乌边境默不作声,令人不寒而栗”。
远离乌克兰六千公里,但我们却俨然成为了这场俄乌危机的“主角”之一,除了佩服约翰逊这些盟友的想象力,惊叹其碰瓷的无耻程度之外,也不由有点心疼约翰逊——你重视中国的民意并没有错,在国际大事上需要获得中国民意认同已是大势所趋,但你如果低估了中国民众的辨识能力,再骚的操作也白费力气。
在此奉劝“英国首相”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网络舆论的战场上,缺乏诚意的表白只能让人想起你那几句蹩脚的中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