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严峻嵘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当年富丽堂皇的华亭宾馆如今已走过35个年头。这座当年的上海地标性建筑,无论是其酒店大堂和宴会厅,还是行政酒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指示牌,至今不失气派与典雅。近期,晨报率先报道华亭宾馆即将暂时告别的消息之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作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外合作管理的国际性酒店,华亭宾馆于2月16日起正式歇业;华亭宾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整个改造工程预计在两年左右完成。
16日下午,文化研究者,上海诗人,原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馆馆长,衡复“四居一馆”文化顾问郭皓(笔名桢皓)先生专门创作了一首诗歌,以表达他对这家上海老牌五星级酒店的怀念之情。
暂别“华亭”,但这家历史悠久的上海五星级酒店的经典风情,以及美好的记忆与故事不会暂停。
华亭宾馆暂时告别市民回忆快乐时光
在获悉华亭宾馆即将歇业的消息之后,连日来,不少上海市民向记者讲述他们与华亭宾馆的美好记忆与故事。
2月9日,华亭宾馆发布歇业公告称,华亭宾馆将于2月16日起正式歇业,继而启动全面装修改造计划,并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以全新的面貌归来”。
一位在华亭宾馆工作30多年并退休的老员工回忆道:“我不会忘记当时还是布满蜘蛛网似的脚手架的这座独特伟岸的“S”型的大楼,随着开业大军队伍投入到紧锣密鼓地工作中去。我不会忘记自己每天头戴着安全帽,一桶水、一桶水从广场上运到楼面,用铲子和刀片,甚至用榔头在充满油漆味道的房间里把水泥铲掉,再进行细加工。”
对于华亭宾馆的歇业改造,不少上海市民表示怀念,回忆自己在这家酒店的欢乐时光。美食人士玫瑰公主告诉记者:“每一年的农历新年前,我们都会来这里,与吃货团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欢聚,提前吃‘年夜饭’。最早的时候,华亭宾馆里面有保龄球项目,记得朋友带我来过,那时觉得这家酒店很高级。”
2021年暑假期间,自媒体人蒋天曾带父母去华亭宾馆住上过两晚:“算起来,我在华亭宾馆旁边不到三百米的地方住了二十来年,却从未带父母去华亭喝过一杯咖啡,住过一个晚上,生生忽略了家门口的美食美景。所以那次就让‘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徐汇真面目’的父母,感受一下家门口这个连梅西都住过的上海最老牌五星酒店的复古魅力。”
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原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档案室(处)主任娄承浩告诉记者,他已经得知酒店要歇业改造的消息,前几天,他还特地拍摄了华亭宾馆与漕溪北路高层住宅群照片。
不少市民前来打卡留念自助餐连日来预定爆满
来酒店打卡留念的市民也不在少数,其中,一些市民还特地携带家人入住。而最火的是酒店的自助餐,连续多日都预定爆满。
上海知名裁缝吕方前几天也特地去华亭宾馆打卡,他告诉记者:“1992年,当时我的裁缝店开在康平路上,后来搬到广元路。九十年代中期,我经常去华亭宾馆为客人量身定做衣服。如今,作为一名海派长衫文化的传播者,我特意穿上独特的长衫马褂去酒店拍照留念。”
“中午快到吃饭个辰光,我准备去大堂自助餐吃上一顿,结果服务员讲,几天前早就被阿姨爷叔们订满了,没有预订的朋友要几年后再来吃了!”
记者在2月14日当天曾尝试预约酒店花苑餐厅中午的自助餐,被工作人员告知餐厅已经满座了,至少需要等到12点才能有座位。当记者下午1点之前赶到酒店时,发现还有不少客人在餐厅悠闲用餐,其中还有携带孩子来用餐的。
16日,在酒店门口,记者遇到了上海市民韩阿姨。韩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几年之前曾经入住过华亭宾馆,她对华亭宾馆印象最深刻的是酒店环境和服务都蛮好的,而且酒店的交通也很方便,记得以前晚上还有乐队和钢琴伴奏。
对于两年后即将重新回归的华亭宾馆,韩阿姨希望酒店服务越来越好,外表越来越漂亮。
[链接]
华亭宾馆
据华亭宾馆提供的介绍资料,华亭宾馆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外合作管理的国际性酒店。华亭宾馆因上海古地名“华亭”而得名,是国务院1978年批准建造的全国6大酒店之一。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华亭宾馆这座在1980年代崛起的S型建筑,恰似英文的Spring的开头第一个字母,意味着华亭春早,也象征着改革开放时代上海旅游业春天的到来。
1983年8月28日,华亭宾馆正式破土动工,经过近39个月的日夜奋战、精心施工,拥有1020间各种客房的华亭宾馆,在1986年11月正式建成开业。作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级酒店,华亭宾馆在开业最初的十年中,一共接待了300多万海内外客人,为上海的旅游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