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银发车队”方便老年人扬招

车队全为老驾驶员 不用上交“份子钱”将逐步增至500-1000辆车

“银发车队”的驾驶员平均年龄57岁 /强生公司供图

晨报记者 钟 晖

专接扬招生意,上海已有这样的出租车车队?没错,强生出租不久前就成立了一支重点为老人扬招提供服务的车队,名叫“巡游示范车队”,也可称之为“银发车队”。这支车队多由老驾驶员组成,平均年龄已经57岁。目前这支车队的车辆近50辆。今年年中时,车辆规模将达到100辆左右,后续将逐步增加到500辆至1000辆,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不做其它平台业务

各类网上打车软件的普及给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冲击,也给驾驶员“挑客”“挑单”提供了可能,使得采用扬招、电召等传统叫车方式很难叫到车。“空车扬招不停”“驾驶员以接到平台订单为由拒载”,诸如此类的现象,广受市民诟病。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打车更是不方便。

为此,强生“巡游示范车队”诞生了。加盟其中的驾驶员,多是已接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年龄,但他们状态颇佳,积极报名,再次“出山”。

那么,大龄驾驶员开出租车“吃得消”吗?其实不用担心,对这支特殊的车队,有特殊的做法。驾驶员不用交“份子钱”,不做其它平台的业务,工作时间也可以自己来适当掌控,不会做得太劳累,没有“后顾之忧”,可一门心思为“扬招客”(主要是老人)提供服务,也可重点响应本公司的电调派单。

“我们这支车队,就是为适应部分市民对于传统扬招、电召的迫切需求,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为市民提供更便利化、差异化服务。”强生出租车公司司机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张骏告诉记者,他们的承诺是:“扬招必停”“派单必接”“服务必优”“管理必严”,突出“示范”效应。

张骏表示:“驾驶员们都很资深了,或自身就已经接近老年,因此对老年乘客也多了一份理解与体贴。车队不用上交运营‘份子钱’,没有了‘指标’压力,每天工作七八小时,有保底收入,这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还减轻了劳动强度,让他们可以全力以赴地为老年乘客提供服务。”而此次强生出租也是在上海第一次推出“巡游示范车队”,且驾驶员以党员、先进、劳模等优秀驾驶员为主。

老人们打车难的问题到底在哪里?“银发车队”的老驾驶员们在专接扬招乘客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所在。

有一次,在浦江镇的仁济医院门口,一位老太太扬招了很久,很多出租车接连开过,就是没有一辆停下来。原来,老人站在了交叉路口,为“禁停”范围。当时,“巡游示范车队”的张玉萍师傅开车经过,据她介绍:“老人家看上去很瘦,一看就是一位病重的老人。”张师傅特意指引老人到适合上车的地方,再把车子开过去,将老人接到车上。

驾驶员杨永华师傅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开车经过华东医院时,看到一个老太太站在路边叫车,但她所站的位置有“黄线”,为“禁停”区域。其它出租车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径直开车走了。后来,杨师傅拉下窗子,告诉老人:“你再往前走几步,我在前面等你上车。”

“很多乘客,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往往站在‘禁停’位置扬招,会影响叫车的成功率。在这里停车是要吃罚单的。”驾驶员们都这样说。因此老年人叫车要注意自己所站立的位置是否标有黄线,还有,道路的交叉口附近也禁止停车。而最适宜扬招的地方为有标志的出租车上客点、公交车站等。

没有“指标”,不介意短途

此外,部分老年乘客上车后对驾驶员“诉苦”:自己已经扬招了很长时间,出租车空车经过,任凭如何挥手,都不停车接客。对此,一位驾驶员透露,部分驾驶员总是嫌老人动作慢,耽误时间,而且老人叫车一般都是短途,不划算。

“他们不接短途生意,我们就是要接。”“银发车队”女驾驶员陈姨今年56岁,开了37年的出租车,此次是退休后再“出山”。陈师傅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天下着毛毛雨,我在第四人民医院门口看到一对老年夫妇,正在颤颤巍巍地挥动着手臂扬招,我赶紧停车。老人告知目的地,嘴里还说‘不好意思’。原来目的地距离很近很近,大约700到800米。老人说自己用手机约车也没人接单,路上一辆接一辆空车也不停,正在老人困难之时,我及时将老人接上了车。老人还建议‘你们这样的车子应该再多一点’。”

陈师傅表示:“不管乘客的路途是长是短,对我们驾驶员来说都没有关系。我们车队没有做‘指标’的压力,这也为我们服务好老人创造了条件。”

陈师傅还称:“眼下有不少打车平台,乘客约车时会显示自己的目的地,有的司机看到是短途生意,就会放弃接单,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应该解决这一弊端。”

老驾驶员主动报名加盟

“银发车队”多由老驾驶员组成,平均年龄已57岁。当记者询问59岁的杨永华师傅,当初为何主动报名加入这支车队?杨师傅当即回答:“我自己家里就有一位92岁的老母亲,平时叫车就不太方便,了解到这支车队重点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杨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工作时间7个多小时,而以前一天有时甚至要工作24小时,如今大大减轻了负担,又没有其它压力,为老人提供服务更有积极性。

有一次,杨师傅到辽阳路敬老院附近接一对老年夫妻,老妈妈看上去走路都不方便,双手扶着拐杖。当他们看到杨师傅的车停在面前时,脱口而出“盼到救星来了!我们前面叫的一辆出租车,等了半小时,一直不来,我们夫妻两个腿都发软了”。老年夫妇到目的地后,一再要求杨师傅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今后要用出租车,还要和杨师傅联系。杨师傅告诉老人:“今后你们要乘出租车,可以拨打62580000,告诉调度员要‘巡游示范出租车’,一般情况下都能叫到车。”

[小提示]

“巡游示范车”的车身都有简易且便于识别的“巡游示范车”标识,驾驶员身着示范车队统一识别服。车内统一安装车载服务屏,便于乘客扫码支付车费,还配备口罩、纸巾、清洁袋、饮用水、应急包等便民用品,并将开通车载移动WiFi,为乘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