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上海战疫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用自己的方式为阻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退伍不褪色,我始终记得自己是名子弟兵”

刘顺波(右二) /受访者供图

晨报首席记者 牛 强 实习生 谭登方

刘顺波,安徽人,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十年,对这座城市怀着深深的感情。

3月18日,刘顺波所居住的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至今也没有解封。作为党员和退伍兵的他,即使因为个人原因不得不选择在家“屏牢”,但困得住身体困不住心,急公好义的他组织了一场自发活动,以自己的方式为本轮疫情阻击战贡献着一份力量。

他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来看他的自述。

小家治理好,大家才会好

我叫刘顺波,安徽亳州人。十年前我曾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当过兵,退伍之后就一直在上海工作。我居住的小区在浦东,是较早暴发新冠疫情的地方。刚开始进行封闭管理时,我就有做志愿者的想法,但考虑到我的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妻子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就打住了这个想法。但我一直关注着疫情相关的新闻。

我们小区目前已经被封闭管理了二十多天,居民们在这段时间遇到过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少数人都有点垂头丧气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觉得我身为党员和退伍兵,这时候就该站出来,用自己平凡的光和热,帮助身边的人们驱散心中的阴霾。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十年,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面对疫情,我做不到无动于衷。

4月7日,我妻子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异常,虽然后来再次进行复检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虚惊一场。但也让我感到了一种紧迫感。4月8日,看到小区居民们在微信群里谈论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的事,我坐不住了。既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身在一线为大家尽心尽力,那我起码也要为我们小区出一份力。我认为,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小区这样的小家治理好,上海才会尽早好起来

当天,我和居委会进行了沟通,主要是想了解目前我们小区需要什么样的物资。在得知防护服、医用手套、N95口罩以及消杀用品紧缺,难以维持小区正常运转的情况后,我在小区里倡议组织了一个募捐的微信群。

到4月8日下午,共有四百多名居民参与捐款,大家的积极回应,捐款数额一度达到了四万多元。尽管现在购置物资很难,尤其是大批量进行购置,但在我们小区“能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物资在4月10日早上送到了小区门口,第二批物资也在10日下午3点送到,我们因此完成了对接和物资消杀工作。4月12日,我们还进行物资的分发和小区的消杀工作。

退伍不褪色,我们的本色

负责本次小区公共区域消杀工作的,是一支完全由我们小区退伍兵和党员组成的队伍。年纪比较大的退伍兵和党员留在自己所在的楼栋进行消杀工作,这样他们就不用多走动了。

我们这支队伍虽然有很多人上了年纪,但一听到可以为阻击疫情做些什么时都变得很积极。我被大家这种积极感动到了,我觉得抗疫靠的就是这种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这次疫情虽然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们退役军人这个群体从来没想过退缩,退伍不褪色,我们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人民子弟兵。这是我们的本色和底色。在阻击疫情的特殊时刻,我们更应该贡献一份力量。就像在部队里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这样我也可以尽早回家,看看家里人。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