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钟 晖
为了让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上海正在抓紧方舱医院建设,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需要及时清运,地面也要加紧保洁,任务较为繁重。为全力保障方舱医院建设,并创造良好防疫环境,上海建筑垃圾清运行业也行动起来了。
清运垃圾,争分夺秒
据市住建委介绍,相关应急保障单位承担了此次垃圾清运工作。眼下,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建造方舱医院,建筑垃圾清运企业也是随叫随到,真正做到了争分夺秒。他们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态度投身“战疫”,挑起了担子,扛起了责任。上海雅米鼎宏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应急保障单位。
近日,该公司接到紧急任务,要为奉贤区在建方舱医院点位安排建筑垃圾清运及地面保洁。从接到任务,到制定方案,协调召回有关人员参加应急保障工作,相关团队只用了一个小时。
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在接到需求电话的一个小时后,相关人员和车辆、铲车、洒水车等均已在施工点就位。根据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我们马不停蹄,先后为该方舱医院清运了建筑垃圾十余车,同时也未间断对道路的清洗保洁,改善环境面貌。”
方舱医院的建设夜以继日,一刻不停,有些运输保障的需求可能是在半夜发出的。有一家清运企业还接到了特别任务——由于虹口区一在建点位现场堆满了大量物资,运输病床的大货车无法进入,需要通过临时转运运抵,也就是大车转小车运输。
作为目前尚有运力的清运单位,清运团队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即使他们白天已经承接了大量的常规清运作业,高强度的工作让师傅们疲累不堪。可是在接到需求的那一刻,他们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穿上了隔离服,一支由8人组成的临时转运团队就此成立,次日的凌晨二点五十分,转运任务顺利完成!
其实,这样的半夜任务并非个例。就在4月1日晚的23点,相关单位接到的任务是,天亮之前,必须完成虹口区一在建方舱医院的所有建筑垃圾清运工作。为顺利完成任务,该单位出动两个班组,1辆铲车,6辆作业车辆,与时间赛跑,终于在翌日的凌晨3点45分完成清运,近5个小时的“连轴转”,他们完成了大约50车的清运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
“时间紧、任务重”,这成了这段时间应急保障的关键词。城发集团所属市容建设公司的王刚也曾面临这样的难题。他接到为虹口区一方舱医院改建现场“边清边建”的任务。
到达场地后,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王刚立刻就发现了现场作业存在的关键问题——现场杂物多,作业场地过于狭小,可利用空间极其有限,而且随着改建工作开展,大量的工作人员、作业车辆、生活物资、建设物资等入场,场面比较杂乱。
王刚当机立断,除了发挥本身车辆、人员优势外,积极协调系统内兄弟单位,主动衔接密切配合,第一时间进行空间腾空、垃圾清理并提前规划部署了车辆停放、物资装卸等点位,为后续建设做足了准备。该点位共有5个楼层同时并未通水电,清运作业到了晚上面临了照明条件不足的问题。
为了能实现尽早交付的目标,王刚就地取材,要求场内所有停放车辆打开照明灯,为作业现场提供光源,在微弱的灯光下,作业工人挥汗如雨,奋战不停。历经30多个小时的拼力争取,终于该点位基本完成了场地清空、保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