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到2025年,百余个单位附属绿地将开放

丰翔路智秀公园效果图 本版图片/市绿化市容局供图

晨报记者 郁文艳

除了公园、公共绿地,一些单位内部的绿地也将向社会开放。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昨天透露,到2025年,本市将实现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公众开放,开放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今年,外环高速沿线将新建成7个公园,使得环城生态公园带的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计划新增口袋公园60座

邓建平说,推动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落实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开放的要求,是对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系统建设的有益补充。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开放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成40个以上口袋公园。

但是,邓建平同时表示,开放共享难度很大,涉及到政策、规划、建设、管理、安全等方方面面。在此,绿化部门也呼吁更多社会单位,把开放附属绿地和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按照每年新增公园120座左右的目标安排建设计划,今年全市计划新增口袋公园60座、城市公园30座、乡村公园30座,全市城乡公园数量达到650座以上。

绿化部门将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生态空间,让生态底色描绘摩登都市的“生活画卷”,让绿色空间承载市民群众的“诗和远方”。

打通8处外环绿道断点

今年,外环高速沿线将新建7个公园,包括徐汇区华泾公园、宝山区丰翔智秀公园、普陀区春光公园、嘉定区绥德公园、闵行区梅陇生态公园、浦东新区沔青公园和金海湿地公园,这7个改造项目已经于6月底开工建设,计划到9月底形成一批样板段。除此之外,年内还将推动10座环上公园实现开工建设;结合环上公园建设,计划建成6座外环绿道驿站,打通8处外环绿道断点,新增外环绿道18公里以上,打造更加多样的生态空间,到年底,全市绿道总长度将达到1500公里以上。

到2025年,整个外环绿带将新增公园36座,加上已经建成的14座公园,在近100公里长度的外环绿带上形成布局均衡、各具特色的环上公园群。

“十四五”期间,本市还将加快推进外环绿道贯通建设,计划打通断点80个以上,建成100公里功能兼备、连续贯通的外环绿道;增加彩化、珍贵化植物品种,提升绿化品质。

城市公园“应开尽开”

邓建平介绍,“十四五”期间,按照“打响品牌一批、专业提升一批、丰富植入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总体思路,继续加快公园主题功能拓展,增加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创建各类主题公园,进一步展示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海派文化的时尚包容和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深入结合儿童喜爱的小型乐园、青年人期待的体育设施和老年人适合的健身器材,打造“公园+”的多彩天地。

截至7月7日,399座城市公园已恢复开放388座,开放率达到97%,除因公园改造或属地疫情形势原因暂不开放外,做到了“应开尽开”。另外,103座口袋公园、29座乡村公园、1座主题公园全部开放,8座郊野公园开放7座,总计各类公园恢复开放数量为528座。

邓建平表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公园多释放开阔草坪、林下空间等,供游客开展搭帐篷活动。同时也呼吁市民游客开展搭帐篷活动时,要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尽量自备垃圾袋,不乱丢垃圾,养成良好的文明游园习惯。

在市民身边,“美丽街区”建设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可以走进的“风景”。今年,将进一步提升美丽街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参与度,力争在2022年内再建成100个“美丽街区”。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