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李晓明
昨天,市消保委发布2022年上半年投诉情况通报。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51548件,同比上升59.1%。其中,社区团购、网络游戏、预付式消费等领域投诉集中。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结构变化显著,餐饮、娱乐、旅游等体验类消费大幅减少,日常生活需求以线上消费为主,社区团购、网络游戏投诉量明显上升,房屋租赁、培训、汽车、婚纱摄影等合同履行纠纷成为关注的焦点。
社区团长责任承担引关注
疫情时期,社区团购逐渐兴起,团长责任承担引关注。线上下单、物流配送成为当下主要消费方式,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线上购物投诉52288件。
疫情期间,在快递物流受阻、生鲜电商运力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团购模式兴起,由于供应链涉及供应商、物流公司、小程序平台、团长等多个主体,加之物流运输、食品储存等因素影响,诸多争议、纠纷随之凸显,其中质量伪劣、货不对板等问题的责任承担是纠纷的焦点。
受疫情影响,预付式消费投诉也较为集中,涉及行业多,合同履行纠纷不少。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预付性消费相关投诉14190件。受疫情防控限制,很多预付式合同一时无法履行,由此引发的纠纷明显增多。
主要问题有:一是房屋租赁、婚纱摄影等服务行业因暂停营业期间服务合同未履行,消费者要求延长有效期,遭商家拒绝;服务方式变更被质疑收费合理性等。
二是美容、美发、洗浴、健身等生活服务行业,因直接接触顾客、存在易感染的风险或者防疫措施不到位,消费者提出退卡退费。
三是因疫情封控,商业停顿造成少数行业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断裂,关门停业无法兑现服务等。
网络游戏实名认证存漏洞
疫情之下,网游、手游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家娱乐的重要方式,相关纠纷随之增长,其中暴露的一大问题是:实名认证仍存漏洞。
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网络游戏投诉4368件。疫情发生后的网课期间,未成年人网游误充值的投诉备受关注。一是孩子用家长或者老人的身份证注册账号,并进行大额充值,而游戏公司则以账户是成年人实名认证为由拒绝退费。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消费者常因举证难而陷入困境。二是由于游戏涉及研发者、运营方、收款人、应用程序商店等,消费者无法甄别责任主体,企业之间相互“踢皮球”推卸责任。三是部分游戏存在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