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用坚守诠释敬业“温度”,用汗水赋能城市迭代更新

战高温生产“热乎”沥青 他们一天要换衣两三次

工人在为沥青混合料“盖被” /受访者
工作人员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测温 /受访者

晨报记者 钟 晖

炎炎夏日,历来是摊铺沥青路面的黄金季节。因为气温高,沥青粘度好,牢固性强。这几天,上海施工企业的沥青生产厂家也在战高温呢。工人们每天在挥洒着汗水将产品制造出来,及时送到四面八方的道路建设工地。工人们说:“越是高温天气,越是沥青路面铺设的最佳时机,也是沥青厂最为火热的时期。”

据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道路材料公司沥青一厂副厂长钱惠介绍:“由于夏天气温高,适宜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形成,这对于施工质量与进度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沥青路面,气温高,也可以节约好多加温的燃料。再一个是夏天白天时间长,工作时间也就长,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因此,高温天里,沥青摊铺要“趁热”,生产“热乎”的沥青更要争分夺秒。在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沥青厂站,一车车沥青混凝土被马不停蹄地运往全市道路工程建设工地,铺就一条条便捷市民出行的道路。

沥青厂生产“连轴转” 工人50℃高温守岗位

随着上海气温持续升高,以及城市建设工程的全面加速,沥青厂站也开启生产“连轴转”模式。灼热的天气下,工人们不惧高温、坚守岗位,以“满格”状态,全力生产攻坚。其中,辅助工所在的车间是整个厂里最热的岗位之一。

钱惠告诉记者:“辅助工的主要工作是将纤维或其他外掺料投放至拌缸中。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又不可或缺。”

据介绍,每次投放材料,辅助工需从外围楼梯登至四层楼高的户外投放点,阳光直晒在身上,加上拌合机本身散发的热量和生产出的沥青温度,工作环境温度往往超过50℃。高温下,他们不畏热浪蒸腾,严格按照要求,保障沥青混合料生产。

高温环境下,拌站内部温度高,金属件极易磨损。为保持机器正常运行,检修人员需进入拌合机做好设备“体检”。虽然每次维护前机器都会冷却很久,但内部温度始终达50℃以上。为了不被烫伤,他们穿着长袖长裤入内,一天换两三次衣服是常态。

“盖被”不惧170℃高温 全程“保热”送工程现场

为了保证沥青摊铺“趁热”开展,沥青混合料生产后,要以全程“保热”运输到施工现场。为了“保热”,沥青混合料从拌站装卸到卡车后,作业人员需穿着特制的工作鞋,踩在170℃高温的沥青混合料上为其盖上“被子”,以此减少热量散失,确保运送到的材料维持在摊铺的最佳温度。

据钱惠介绍,沥青厂的工作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粉尘、噪音和烟气等问题。为了减少作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烟气净化、喷淋等措施的投入来不断改善工厂作业环境。6月,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沥青混凝土环保拌站系统正式启用,绿色环保、更高效节能的设备为员工高温下的安全作业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为了把因疫情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沥青厂站正忙得不亦乐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的同时,他们持续加快生产进度,奋战高温,用坚守诠释敬业的“温度”,用汗水赋能城市迭代更新。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