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车前3分钟左右为乘客开启空调 维修师24小时备战防车辆闹脾气

公交人高温下周到服务 “送清凉”防疫都不含糊

维修师傅在高温下的修理车间对车辆进行检修 /晨报记者 钟 晖

晨报记者 钟 晖

高温天气下,作为公众出行的守护者,上海公交运营的一线员工们,努力为乘客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线路的终点站,发车前3分钟左右就为乘客开启空调,为乘客提前“送清凉”,同时还要做好“一程一消毒”,防疫措施一点都不松懈。昨天,记者在多路公交车站点和停车场修理车间,探访高温下周到的公交人为乘客创造安全舒适出行环境,以及在防疫方面奋战高温的敬业坚守和默默奉献的“温度”。

到终点站车厢消毒清洁

师傅很快汗珠布满脸颊

昨天中午,记者在公交65路北区汽车站终点站看到,车辆到达后,驾驶员根据规定,熄火后将车厢车窗打开通风,原本清凉的车厢眨眼功夫被高温笼罩,好在此刻车厢没有乘客。在闷热的车厢内,驾驶员要对车辆进行喷洒消毒和清洁擦拭,短短几分钟,汗珠已布满脸颊。驾驶员陈师傅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必须做到位,保障市民安全不打折。车辆到终点站后要时刻保持车厢通风,消毒一定要仔细。”

记者在52路看到同样一幕。车辆到达终点站后,驾驶员严格执行“一程一消毒”,并保持开窗通风,清洁车厢座椅和地板。驾驶员执勤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和防护手套。

10分钟不到,师傅的衣服后背已经湿透。为了给夏日里的市民乘客提供安全出行的环境,师傅已经顾不得炎热了。十二车队业务队长李佳宾告诉记者:“为应对高温天气,在终点站,我们驾驶员还会在发车前3分钟开启空调,为乘客提前送‘清凉’。”

修理车间像个“大蒸笼”

师傅们身心接受“烤”验

在宝杨路停车场修理车间内,浓浓的机油味以及发动机的轰鸣声再加上近50℃的温度,使得这里就像一个“大蒸笼”。刚进车间的营运车辆,发动机温度接近六七十度。修理师傅们为了不影响公交运营,故障车辆一进场,还未等到车身余温散尽,便一头扎进狭窄闷热的地沟,或是爬上被炙烤的车顶,仔细看、认真瞧,耐心地检查车辆的各个部位,排除故障和隐患。

高温天气,公交车也会闹“脾气”,水箱高温、空调故障、底盘轮毂故障的概率明显上升,修理师傅们除了对回场的运营车进行维修保养外,还要前往现场,对无法开回场的公交车进行应急抢修。每每钻入滚烫的车底,身心都在接受着高温“烤”验。他们24小时待命,整天都处于“战斗”状态。

记者昨天下午在金高公交三分公司也同样看到,修理车间的维修师傅们,正顶着酷暑,挥汗如雨,埋头检修着公交车辆。

车间修理工张陈奇师傅,俯身于闷热的车身旁,认真的扭动着机件上的每一颗螺丝钉,脸上的汗像水一样滚落下来。

为了查找故障,修理工徐峰师傅要钻到公交车底下查看车辆状况,工作在狭小的水泥地沟里,头顶公交车底盘,犹如钻进烤箱。

修理工张敏师傅穿梭于车辆车厢内外,对每一台公交车辆进行全方位“诊脉体检”,认真地查看每台车辆空调的电控元件、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的性能是否正常,车辆有无漏水、漏油、漏电现象,灯光、转向、胎压是否良好等。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