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记者 何雅君
今年7月下旬,上海全面完成持续30年的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工作,重点转入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的“两旧一村”工作。
据上海市旧改办统计,1992年至今,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
1992年3月,上海启动首个成片旧改项目。原卢湾区首开先河,在海华花园及其周边所在的斜三地块探索运用“土地批租”形式改造旧区。破解了旧改缺少资金的困境。1994年底,海华花园竣工,斜三地块也因此被称为“海上第一块”。
“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由原卢湾区与中国香港瑞安集团推动。1996年起,旧改让2万多居民搬进新居,也在新天地打造了集“生活、休闲、工作、娱乐”于一体的整体社区。
“两湾一宅”,是普陀区境内潘家湾、潭子湾和王家宅及周边范围内的一片危房简屋区,也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危棚简屋最集中的棚户区之一。居民搬走后,1999年7月,中远两湾城开工,至2006年2月全面竣工,将苏州河北岸的“老大难”地区变成了内环线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态居住园区。
时光飞逝,上海的旧改脚步却从未停止。距离外滩仅3公里的虹镇老街,1996年启动旧改,16年后,成功动迁的面积却刚刚过半。2009年,“两次征询、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全公开操作”的阳光新政助力旧改走上快车道。至2018年,虹镇老街地区的旧改任务全面完成。
“群众工作十法”练就宝兴里旧改新传奇。2020年,疫情之下,宝兴里旧改一年内实现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申城大体量旧改项目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的新纪录。
2022年春天,上海疫情严峻,梦花街区域成了疫情重灾区。蓬莱路旧改地块占据了部分梦花街区域。当“梦花街保卫战”迎来阶段性胜利,6月,黄浦旧改随着城市生活重启。一个月后,建国东路68街坊、67街坊(东块)旧改签约生效。
上海中心城区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始于打浦桥街道,终于打浦桥街道,历时三十年,画了一个圆。
旧改之路不易,期间颇多坎坷,但上海仍旧坚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破解城市更新难题,让老百姓终圆“安居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