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上海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黄浦江边出没鳄鱼正在捕捉 推测为人工养殖后随意放生

专家判断系暹罗鳄幼年体 提醒随意放生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鳄鱼现身黄浦江滩涂
有关部门对鳄鱼实施捕捉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张佳琪

晨报记者 陈泉 郁文艳

近日,多位市民在黄浦江徐汇滨江附近看到了一条鳄鱼,并拍下照片、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很快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神奇的黄浦江畔新客人!”一位网友给这条鳄鱼赋予了“新客人”的称谓。

昨日,记者就黄浦江边发现鳄鱼采访了上海动物园两栖动物保育员陈军,他表示,从视频上来看,这条鳄鱼疑似暹罗鳄。

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表示,暹罗鳄在上海没有野外分布,因此推测是人为养殖后随意放生或丢弃。近年来,不科学放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专业人士呼吁,市民要科学放生,随意放生可能造成放生物种死亡,同时对本地生态环境也可能产生严重影响。

80厘米长鳄鱼赫然现身

引来众多市民围观拍照

为了追寻这条鳄鱼的踪迹,19日下午2点,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来到了龙腾大道龙瑞路附近,在路口南面100米的位置,看到几位市民正站在栏杆边,望向江堤滩涂的位置。在一堆小碎石中,一条长约80厘米的鳄鱼赫然趴在观景台底部,一动不动。记者注意到,这条鳄鱼整体呈灰棕色,肚皮圆鼓鼓,脑袋趴在一块石头上,睁着眼睛似乎在休息。

观景台上,79岁的摄影爱好者周老伯告诉记者,他中午12点就来到这里了,因为听朋友说徐汇滨江这里有鳄鱼出没,平时喜欢拍摄小动物的他,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它就趴在那,没怎么动过。”周老伯说,早在上个星期,他就听说这里有鳄鱼,结果赶来以后并未发现它的踪迹,这一次总算被他碰到了,于是在大太阳底下拍摄了2个多小时。随着时间推移,江边的潮水也在不断上涨,不时会有一道道浪花拍打在这条鳄鱼的身上,而它则一个转身,扭头往滩涂边爬了两步。

“我就想等它下水,拍几张照片。”周老伯说,他在烈日下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多拍摄一点鳄鱼不同角度的形态。

暹罗鳄具有一定攻击性

或因气温降低爬上滩涂

为了弄清这条鳄鱼的品种以及它是否会伤人,当天下午3点,记者采访了上海动物园两栖动物保育员陈军,他表示,从视频上来看,判断这条鳄鱼疑似暹罗鳄。

“如果是暹罗鳄的话,它应该是处于幼年体,成年暹罗鳄的体长可以达到三四米。”陈军介绍道,暹罗鳄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是在水里,那么它会捕食一些鱼虾,如果是在陆地、草地上,它则会捕食老鼠、青蛙等小动物。

值得注意的是,陈军说一旦暹罗鳄处于饥饿状态,那么它就会有攻击人类的可能性,如果咬住,还可能遭遇鳄鱼的“死亡翻滚”,造成严重伤害。

陈军还提到,暹罗鳄一般生活在东南亚,现在上海的天气对它而言比较冷,夜间气温降低以后,它爬上滩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陈军也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处置这条鳄鱼。

当天下午4点,随着岸边观景台聚集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拨通了110报警电话。不到5分钟,上海边防港航分局和徐汇公安分局的民警就赶到了现场,并在鳄鱼出没的岸边拉起了近100米的警戒线,随后上海市农委也有工作人员赶至现场。

但是由于江水涨潮,这条鳄鱼没一会就游进了黄浦江,失去踪影。

市农委协助开展捕捉

一旦发现踪迹可报警

黄浦江里怎么会出现鳄鱼?近来,不少市民就此事议论纷纷。有人推测是人为放生的,并认为这种随意放生太不应该;有人甚至认为黄浦江生态环境好了,鳄鱼都来了。

对此,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专业人士昨天告诉记者,这条鳄鱼判断应是暹罗鳄,本土鳄鱼种类只有扬子鳄。暹罗鳄的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越南等地。目前人工养殖暹罗鳄很多,东南亚和国内都有人工养殖场。暹罗鳄皮革有利用价值,也有人食用鳄鱼肉。这名专业人士表示,正如一些市民所推测,这条鳄鱼应为人工养殖后放生。

近年来,市民随意放生、弃养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常见的是各种鱼类、巴西龟、鳄龟,还有雀鳝,也有人放生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巴西龟、鳄龟、雀鳝、娃娃鱼等都不是上海本地物种,且有入侵性,放进本地生态环境中,会大量吞食本地物种,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因此,市民饲养动物要谨慎,更不要轻易放生。”

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将主动协助公安部门,对这条鳄鱼开展捕捉处置,市民不要擅自去接触鳄鱼,以防它受到刺激可能做出攻击行为。警方也提醒,市民一旦发现鳄鱼的踪迹,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或向农委、林业部门反映相关情况。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