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产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优质房企以品质交付提升竞争力


日前,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单,其中,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223.3亿元,同比下降31.7%。其中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51.6%。销售额超百亿房企1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超五十亿房企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3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3025.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1997.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5.2%和40.5%。

房企进入“交付比拼”时代

交付力作为房企对业主的品质承诺,当前显得愈加重要。1月,部分房企公布了2022年交付情况,用数字交出“交付”答卷。在房企进入“交付比拼”时代,房地产企业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夯实产品力,保障交付产品的品质化;另一方面,强化交付评估体系,构建品牌交付的最后一道保障。项目交付前,房企加强第三方评估体系,确保交付前即达标;交付中,专人全程陪伴业主收房,配备快修小组,即时处理简易维修问题,为业主提供了专属一站式、全流程的服务与陪伴,保障交付满意度;交付后,建立完善的售后保障系统,对交付后项目产生的问题及时处理,持续提升品牌的美誉度,通过一整套交付保障体系,夯实“交付力”,实实在在落实企业对业主的品牌承诺。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或率先企稳

经过长时间调整,2023年或将是房地产重启的一年。去年11月以来,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为今年房地产政策定调,“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成为工作重点。与此同时,金融支持房地产的四大政策方向也更加明晰,即需求端差别化信贷支持、完善保交楼政策工具、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政策。1月初,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监测,目前已有郑州、天津、福州、沈阳等二线城市落实,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4%以下。

市场方面,1月重点城市市场活跃度表现较为平淡,新房销售规模较年前出现明显下降,全月来看,据初步统计,重点10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近30%,同比降幅仍超两成,降幅较去年12月有所扩大。值得关注的是,春节假期部分一二线城市新房项目到访量与去年春节相比有所修复,但购房者观望情绪仍较重,实际成交相对较少。

短期来看,供需两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需求端政策或进一步加强,修复市场信心,带动处于观望状态的购房者入市。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较为旺盛,在政策助力下市场有望率先迎来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但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经济环境、房价预期仍有待修复,市场企稳或需要更长时间。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