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到119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忘初心,用奋斗谱写新时代“火焰蓝”的青春赞歌

淬火砺剑铸就“逆行勇士”

邱喆铭入职以来一直担任头车战斗员

“21秒37!”邱喆铭抬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大屏幕,在确认是冠军之后,他和队友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2019年11月,在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竞赛“楼层火灾内攻操项目”中,来自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周渡消防救援站的邱喆铭和队友们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

“21秒37”成绩的背后,是邱喆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逆行勇士”的励志故事。

|以刚克刚勇夺全国桂冠

2014年9月,18岁的邱喆铭从学校毕业后,带着父母的嘱托,踏上离乡远行的列车,成为上海消防的一员。

刚来到周渡消防救援站时,面对高强度的训练,邱喆铭一度有些力不从心。困难和挫折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不服输的劲头。面对每一个技战术动作,别人练三、五遍,他反复练上几十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两年时间从一名资质普通的新消防员成长为业务骨干。2019年11月,凭借优秀的业务素质,他被推荐参加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竞赛“楼层火灾内攻操项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业务骨干同台竞技。

作为楼层火灾内攻操的“四号员”,他每天要背着30斤的沙背心、腿上绑着2公斤的沙袋,白天练跑梯,晚上蹲杠铃。

起梯、竖梯、拉梯、爬梯……38℃的高温天,66斤的梯子,磨得邱喆铭右肩都是血印子,两个膝盖也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20岁出头的他凭着一股子以刚克刚的倔劲,不断刷新着个人最好成绩。最终,他和队友们依靠娴熟的配合勇夺桂冠。

|火海敢闯锻造“铁血卫士”

训练场上流的汗,都是为了在危急时刻“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周渡消防救援站年均出警量高达1300余次,常年位居上海总队前列。入职以来,邱喆铭一直担任头车战斗员。

2018年9月20日晚上8时许,刺耳的警铃突然响起,浦明路1288弄5号发生电缆井火灾,队员们穿上厚重的战斗服立即登车出动。刚到场,就看到从1楼到27楼的窗户都在向外翻滚着浓烟,楼上的呼救声此起彼伏。

邱喆铭所在的战斗一班立马全副武装携带墙消器材登至12楼出水灭火。很快,12楼的火势被扑灭,但楼梯里的浓烟并没有消散的迹象。

原来,由于电缆井未实施防火封堵,火势已在竖井内跳跃式蔓延。邱喆铭立即带领一组人,带上备用的空气呼吸器钢瓶,携带器材登至顶楼,从上至下逐个消灭起火点。当他们从27层进攻至15层时,所携带的备用钢瓶即将耗尽,邱喆铭下到底层换好钢瓶后,又携带了两个备用钢瓶,重新登楼参加战斗。

凌晨12点34分,整个灭火救援结束。邱喆铭从楼里出来后,累得瘫倒在地,呕吐不停,双腿不断地抖动……很多围观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心疼不已。

|千锤百炼勇当“护旗标兵”

2018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体制改革伊始,邱喆铭在决心书上写道,“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无怨无悔、初心如磐”。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8年12月29日,上海消防救援队伍隆重举行迎旗宣誓仪式,担任此次授旗仪式护旗手的正是邱喆铭。

刚接到担任队旗礼兵的通知时,邱喆铭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竟然第一次失眠了。他深知担任队旗礼兵,眼神、动作、姿态缺一不可,所有动作要与指挥的口令高度契合、一气呵成。

为了让每一个动作固化成肌肉记忆,邱喆铭训练踢腿时在小腿绑上3公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半个月不到磨破了2双皮鞋。

凭借着稳重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邱喆铭出色地完成了上海消防救援队伍迎旗宣誓仪式的礼兵任务。

加入上海消防以来,训练场上的摔打铸就了邱喆铭过硬的品格,灭火救援现场血与火的洗礼淬炼了担当奉献的初心,谱写了一曲属于新时代“火焰蓝”的青春赞歌。

文/晨报记者 陈 泉

图/浦东消防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