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晨报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隋梅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六年级 陈芩萌

(指导教师 王景)

无数次梦中走过那棵古梅树,我告诉自己:“我幸运,我们有个好家规。”

老家祖宅里有一棵古梅树,它到底存在了多少年,是一个不解之谜。爷爷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自己的爷爷说过这棵古梅树。而且,爷爷的爷爷,很小的时候,也曾经听自己的爷爷说过这棵古梅树。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加在一起,这棵古梅树,至少有几百年了吧?

我八岁那年中秋,有人要买这棵古梅树,出价是个天文数字。留守祖宅的小爷爷请爷爷带我赶回去,共同做决定。

这是我第一次见古梅树,底部乍看像一截枯树桩,半边腐朽了,半边鲜活着。鲜活的半边,树皮上叠压着密密匝匝的圈痕,不知道是不是沧桑年轮。中部往上,曲干虬枝,顾盼生姿,焕发着一种蓬勃气势。

爷爷、小爷爷和我各自把决定写在纸上,爷爷是“不”,小爷爷也是“不”,我是“No”,古梅树留了下来。

两年前,祖宅的周边区域开始拆迁,小爷爷年纪也大了,准备到县城跟晚辈同住。而上次要买古梅树的人,出了更高的价位。小爷爷让爷爷带我暑假再赶回去,商量古梅树怎么办。

回老家的第二天,特大台风过境,砌在古梅树周围的旧砖坍塌下来,露出了一块青石板,上面刻有文字。我仔细辨别了一下,跟我临摹过的古碑帖不太一样,形近唐楷,神似魏碑,掺杂着汉隶的韵味。繁体字,竖写,没有标点。我用所掌握的古文知识,断了一下句:

“曾祖父隋開皇三年仕蜀,於崇山峻嶺之中得此梅樹,骨格清奇,姿態飄逸,乃罕世之珍品也。後世子孫,護之守之。如不能守,當格守家規:寧惠於眾,不賈於私。切切此囑,銘之以記。”

末尾一行小字,署的是一位叫“仁寿”的先祖名字,日期是唐贞观廿年。

原来,这是隋代的梅树,一千四百多年了啊!

爷爷、小爷爷和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青石板“宁惠于众,不贾于私”八个字的祖训家规上。

爷爷、小爷爷和我一致决定,把古梅树捐献出去。当地政府随即给予回应:将就地建造一座名字带有“隋梅”字样的公园。

今年寒假,我重回家乡。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新开辟的公园,又见到了那棵古梅树,眼前灿然一亮:在明媚的阳光下,一树梅花,仿佛穿越了千年岁月,正在纵情绽放。

那一刻,我的感觉是:我幸运,我们有个好家规。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