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周到FOCUS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想扎根上海了”

最冷的天,上百骑手们一起搬进最暖的家

制图/潘文健

【编者按】

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中,有很多人离开家乡来到这里,为了生活和梦想而努力拼搏,却面临着租房难、租得贵、租得远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问题。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了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为了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海纳百川的上海始终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和超大城市住房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健全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供应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举全市之力跑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加速度。在连日的走访中,记者见到了20+的外卖小哥,在上海拥有了“一张床”,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奋斗;30+的闺蜜们不仅住进了同一个小区,还在家门口创了业,当起了“斜杠青年”;50+的“筑巢人”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 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供应租赁住房用地222幅,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可提供超过25万套租赁住房,其中大部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188个项目,涉及21.3万套房源。宜居在魔都,会成为更多人的故事。

|在最冷的天,骑手们一起搬新家

“以前我俩一起合租,住的是上下铺,是从房东那儿直接租的老房子,没什么装修,空调比较老旧了,制冷制热都没啥效果,所以天冷纯靠扛着。”

小刘和小王从今年7月份成为骑手,两个人在一个站点工作、一起当室友已经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他们也一起合租在老房子。最近,他们又一起搬进了“新家”。

“最大的改变就是这里的居住条件好很多,这两天天气很冷,我们白天在外面送外卖,人都冻得不行,晚上开空调暖和一下,休息好,很重要。”看到自己的新家,小刘甚至开始畅想以后每天的生活,“这里离我们站点很近,骑车也就15分钟,上午10点上班,我们9:20左右起来洗漱,晚上10点左右回来,到楼下打个球,看会儿手机,睡觉,我觉得挺放松,很舒服。”

小刘刚刚步入社会,骑手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的,听说以前做骑手条件很艰苦,我工作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搬进舒服的新家,和熟悉的伙伴们,白天出去跑单,晚上回来一起聊聊,感觉挺自由挺放松的。”

就在最近,将有上百位骑手,和小刘、小王一起搬进新家,开启新的生活方式。

原来,随着普陀区和欣公寓3号楼新时代建设者之家各项设施准备就位,环球港站点的饿了么骑手们将一起搬进这个“骑手新家”。

“新家的很多设施让我们在寒冷天气里,过得舒服不少。”已经入住十几天的骑手吴义说,除了一到家,打开空调不用怕窗外-7℃的寒风之外,房间里的洗烘一体机是他逢人就介绍的好东西。

“我们骑手换洗的衣服不多,冬天的羽绒服很难干,以前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衣服没有干透就直接穿,可以说是寒上加寒。我搬进来以后,已经用洗烘一体机洗净、烘干了好几次羽绒服,每天的羽绒服都是干的,羽毛蓬松的,摸着就很有幸福感。”

虽然只有两套厚衣服换着穿,爱干净的吴义也终于可以常常换洗羽绒服了。

“我们每间房间配了空气清新机,在很多人看来这没什么必要,但对我们骑手来说很重要。”

吴义说,空气清新机是在前期公司调研大家需求的时候,很多人都提到的东西,原来,外卖小哥一直在外奔波爱出汗,人多了汗味重,大家都希望配上空气清新机,这样一来房间就不会有味道。

|“幸福感满满,想扎根上海了”

“以前,因为想要节约房租,常常跟陌生人合租在条件比较差的房子里,条件差倒不算什么,主要是不安定。常常要面对的事情就是房东让我们搬走,我记得最频繁的一年甚至是2-3个月搬一次家,有一阵子每到月底就在愁住哪儿的问题。”

2016年就来到上海当骑手的吴义说,这次搬新家,让他感到最兴奋、最幸福的一点是,多了很多安定感。

“住在条件这么好的保租房,还不用担心被人要求搬走,现在安心多了。”吴义说。

记者采访当天,上海是全天都在零下的低温天,而吴义坐在自己“新家”书桌边,高处的空调吹着暖风,阳光从窗外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他说,这样舒适、安定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在吴义的床头摆着两个相框,那是他和儿子的合影,原来,80后的吴义有个可爱的儿子在安徽老家,每年暑假,儿子都会来上海陪他,以前儿子来,都是和自己挤在小小的房间,小小的一张床上,“我搬家第一天就给儿子发了视频,他也很高兴,说,‘爸爸,我以后终于不用跟你挤一张床了’。”视频里,小家伙见到楼下的篮球场也很兴奋,“以前我都是带他去收费的篮球场,现在好了,直接在楼下就能打球了。”

以前搬家次数太多了,总有种在漂泊的感觉,想到将来能一直在这个保租房住下去,内心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安定的感觉。

解决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只要想着更加好好赚钱,提升自己。

“我们也想要有更加有质量的生活,其实在上海拼搏奋斗的人,谁不是这样呢?”吴义说,7年多的骑手生涯,自己的生活改变了很多,面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

“现在的工资还可以,住的地方也不用太操心,儿子来上海,晚上可以跟我一起团聚,白天还可以去专门面向我们新就业群体子女的暑托班。”吴义表示。

“吃、住、孩子……很多以前很操心的事情,现在好像都有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吴义对将来充满期待,“扎根上海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不仅敢想,而且确实有可能实现了。”

在工作之余,吴义还参加了专升本的培训,“想提升自己,以后就算不当骑手了,也有能力留在上海,未来真的在上海有自己专属的家,再把家人也接过来”。

|为城市“筑巢人”实现“安居梦”

为了让上海的一线工作人员能负担得起租金,提升居住品质,上海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里升级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小刘、小王、吴义等入住的“骑手新家”,就是这样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位于普陀区桃浦镇和欣公寓的3号楼,就是普陀区第二个挂牌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一共有98间多人宿舍型租赁住房,共300张床位,主要户型为2-5人间。

每套房里都设置了独立卫生间,床、床垫、桌椅、衣柜、空调、洗烘一体机、冰箱及热水器等生活必需的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寒冷的冬季,为骑手们准备的入住礼包里,还贴心地准备了崭新的床上四件套。

这次搬家,骑手们只需要带着自己平时用的生活用品,不用自带家具、家电,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

在新家楼下,还有骑手们工作、娱乐、生活便利所需要的设施。楼下的室内台球室、室外篮球场,让骑手们的业余生活除了刷手机,还有更多样的娱乐选择。

电瓶车是骑手们最重要的工作工具,在楼下,还为他们准备了足量的电瓶车车棚、换电柜、非机动车充电桩。

此外,公寓里还有公共洗衣房、屋顶晾晒区、超市便利店……

据了解,目前3号楼一张床租金价格在550-950元/床/月之间。

“对我们骑手来说,不能离自己工作的站点太远,我们站点附近的房租普遍都不低,这里的价格应该算是个洼地了。”谈及房租,吴义说,他现在租住的二人间,房租在700元一个月,租金比之前每个月1000元的房租价格要便宜很多的同时,“条件提升了不是一点点”,骑手们对于新家的性价比都十分满意。

据了解,就在这两周,还会陆续有更多骑手入住新家,“我们之前房子的房租比较早到期,所以先住了进来,很快我们以前的室友也要住过来,到时候又能一起下班聊天、游戏了。”骑手小刘和小王说,他们甚至都约着春节不回家,相约在这个新搬的家过年,“过年期间留在上海继续跑单的确是能多赚不少,到时候大家都在,这里舒服又宽敞,可以布置布置,和兄弟们一起跨年了。”

晨报记者 吴 琼 摄影报道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