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街头,我们问了路人三个问题:
1、2023年最开心的一件事/一个时刻;
2、2023年最糟糕的一件事/一个时刻;
3、2024年的新年愿望。
以下上海市民从23岁到85岁,随着年龄递增,人的喜忧些许不同。
Vivi
23岁的Vivi曾出现在《上海普通周末的花钱尺寸》一文中。
那时她还是大四学生,在襄阳北路一家潮店兼职,住在学校宿舍,对未来的想法是“毕业后一个人住,一居室的,小一点没关系,(预算在)3000元以内,不一定要住市中心”。
现在,她租到了3000元左右/月的房子,一个人住。房子是地铁房,通勤单程一小时不到。
距离上次偶遇,已经过去了8个月,Vivi也从学生变成了上班族,她看起来疲惫了不少。
问及2023年的开心时刻,Vivi停顿了一下说:“好像想不起来。2023年因为我刚从毕业进入到社会,感觉并没有什么很快乐的事情。其实更多是在适应这个变化吧,觉得过得挺累的。”
2023年7月,Vivi正式开始工作,从兼职变成了实习副店长。身份转变中,她有不那么开心的事情:“回家的话,变得比较困难了。上班以后,你(请假)得协调很多东西。”
Vivi的老家在贵州,工作的半年里,她只请假回过一次家,待了三四天。即将来临的春节,她没有想好要不要回家:“过年3天假期,其实也不是很长,所以还在想。”
她2024年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可以过得轻松一点,然后可能会考虑换一下工作。”
“想去试一下其它行业,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想尝试的行业还没有那么清晰,但“想试一下,不做销售行业”。
智业
24岁的智业出现在巨鹿路上,他2023年有最开心的事情——谈朋友。
他笑着对我们说:“今年4月份开始dating(约会),6月份确定关系。现在还是恋爱脑,还是非常幸福。”
但其实年头的时候,他也经历了“蛮多糟糕的时刻”。那时他在欧洲读书,本来想在当地找工作,但工作没找到,房子也没找到。就在这个最黑暗的时刻,他遇到了另一半。
“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包括心理方面、精神方面、情感方面,还有帮我找工作,帮我找房,很感激。”
“所以虽然是很黑暗的时刻,但背后柳暗花明。”
智业目前在上海找到了工作,正在异地恋中。
他的2024新年愿望是,尽快见到另一半。“计划是四五月。”
“除此之外,就工作顺利,然后入职顺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Yeah!That’s it.”
Chay
同样24岁的Chay来自黑龙江鸡西,工作日午间,Chay正坐在襄阳公园看着手机沉思。
“想着回家看看,过个年什么的,因为我好几年都没有回去了,都是在这边过(年)的。”
之所以在沉思,是因为过年回家的那张机票越来越贵了。
“(机票)前两天还有1000多的,现在只剩2000多的了。”
“直飞的那个(机票)已经抢不到了,现在只剩公务舱,可能得5000多了。”
“所以正在思考中。我觉得这问题还是很棘手,每年回家都会想到这个问题。”
虽然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但其实10月末Chay刚刚回过家——这也是Chay2023年最开心的时刻。
“回家待的那段时间最开心。非常放松,放空,然后摆烂。”
回家“摆烂”这件事,发生在Chay辞职之后。“离职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
和智业一样,Chay2023年的开心时刻也是孕育在糟糕时刻中的。
“怎么说呢,加班的时候,是很阴暗的时刻。在这种阴暗时刻前提下,你还得知自己没什么发展,也没什么出路。”
“所以我有时候就会失眠。我觉得失眠那段时间,是非常压抑的一段时间。”
Chay现在已经找到了新工作,新工作不怎么加班,Chay的失眠症也渐渐好转。“现在大概6点超出一会儿就可以(下班)。”
如果狠心买下那张过年回家的机票,将占据Chay工资的四分之一。
“之前的话,占到三分之一了。”
看起来再就业的Chay收入提高了。“现在怎么说,知足常乐,就是有这种心态,我觉得幸福也不是很难。”
在新的一年里,Chay希望“存下一笔可以躺平一年的存款”。
至于多少是“可以躺平一年的存款”,没有定数。
小张
25岁的小张出现在《在新天地,外卖小哥吃什么?》中。
下午,他依旧在兴安路等单。
小张也有开心的事情。
“挣钱挣得多一点,比较开心呀。还有每天跑外卖,也比较开心一点。”
小张是2023年开始做外卖骑手的,一天工作13个小时。再前一年,他说自己“在玩”。
但他觉得工作更开心,也许是因为这让他攒到了钱,他今年攒下了七八万。
总是腼腆微笑的小张,说自己2023年“没有不开心的事情,我性格比较开朗”。
但新年愿望还是有的,也和钱有关:“挣钱,挣好多钱。”
“挣钱,把房贷还完了。”
2022年,小张在老家河南开封买了房。2023年过去,他的还贷进度条还差80%。
Vincent
27岁的Vincent廖,刚拿相机在拍马勒别墅。他来自香港,来上海旅游。
他2023年最开心的事情也是旅游,“去了挺多地方”。“今年去了新疆,基本上新疆都玩完了。然后去了杭州、苏州,上海,四川成都,还有九寨沟、川北那边。”
“刚毕业就立马去新疆玩了十几、二十天,我感觉那次应该是最开心的。”
他很喜欢新疆,准备冬天再去一次。
“(新疆)冬天的滑雪场很大,而且那个雪又白,我看了很想去。”
毕竟在北纬22度的地方,想要滑雪“只能回广州”。“有个融创滑雪馆。那个也不便宜,500多块钱3个小时。”
小廖2023年也有一个糟糕时刻:“就是我的论文查重,一开始没有过。”
“我信心满满地提交了,因为我用PaperYY,那个免费的,查的是20%以下。结果一上传,竟然查出32%,差点把我挂了,吓死我了。”
有惊无险,论文修改后,小廖顺利毕业了。
他的新年愿望是“平安、快乐、父母健康”。
小董
30岁的小董是自忠路上的道路协管员。她觉得自己2023年“没什么不开心,也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儿”。
小董很害羞,说得多的还是关于工作:“这边按小时收费嘛。首小时15,后面每半个小时10块钱。停一天的话,是200多块钱。”
小董的新年愿望很朴实。
“我们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行了,开开心心地过一下。”
小郑
33岁的小郑正赶着去上瑜伽课,我们是在崇德路遇到她的。
她脱口而出2023年的开心瞬间:“找到一个男朋友,然后迈向结婚的时候。就刚好疫情后交到了男朋友。”
她的不开心时刻,有一些抽象。
“就觉得社会很浮躁,就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会很想生气,感觉对这个社会不抱任何……现在就觉得过一天,是一天。”
“好比我今天觉得开心,就今天(开心),明天是什么样,就不管了。”
“所以你想问我新年愿望,我想说现在是没有的。”
“没有任何(新年愿望)了。”
比起思考愿望,小郑更想要活在当下,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做喜欢的(事情)”。
之所以能在工作日闲逛,也是因为小郑刚刚辞掉一份工作,“我现在是无业游民”。
王师傅
55岁的王师傅是南昌路上的环卫工人,他一边用夹子夹垃圾车里的垃圾,一边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开心的事情,就发工资呗。”
“但是每年都发工资啊?”我们问道。
“那打工的,还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所以,王师傅最开心的日子是每月10号。他说自己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没有新年愿望。
“我们都几十岁老头子了,没愿望了。”
但说着没愿望的王师傅,坐上环卫小车还是说出了愿望:“就是希望儿子多生两个孙子。”
但没想到,王师傅的儿子“还没结婚呢”。
陈程
1994年就在陕西南路弄堂口开出同名理发店的陈程,因为腊肠和理发在2023年接受过我们两次采访。
他的愿景都和他这一爿小小理发店有关。
“最开心的事情啊?疫情没有了么,我们现在做生意不受任何约束,顾客们来了也放心了。”
“这个对我们手艺人来说(最重要),就没有减少收入。”
“像去年就影响收入,对伐?”
陈程的生意恢复到了2021年的水平,但他觉得恢复到2019年有点困难。
他在过去一年里,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我们手艺人,就是靠手艺。社会上面有好多事情,跟我们……也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干我们的事业。我们老百姓嘛。”
陈程的新年愿望是:“最好生意好一点。其它流行病什么的,对我们不要有太大的影响。”
熊先生
65岁的熊先生正在南昌路69弄口的阿宝设计中心染发。他围着披肩布,裹着保鲜膜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熊先生张口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大笑:“我天天蛮开心的嘛。没不开心辰光。”
所以对于不开心的事情,熊先生也是哈哈一笑:“我一点也没(不开心时刻)的,我都蛮开心的。”
总是很开心的熊先生的快乐秘籍是:“想做啥事体,就做啥事体,今朝想好做啥事体,就去做呀。”
“(今朝想好)剃头,(就)来剃头呀。”
熊先生早年出国,现在过着欧洲上海两头跑的生活。他觉得,还是“蹲在上海开心”。
理所当然,熊先生的新年愿望是“也就格能咯,继续开心”。
“哈哈哈哈哈哈”
“天天开心就可以了。”
蒋先生
85岁的蒋先生,早上在静安公园敷太阳。对于第一个问题,他的回答和熊先生一样:
“阿拉一直开心的,没啥不开心的。”
“顶开心么自家身体健康呀,健康么就最开心了呀。”
蒋先生住在愚园路,每天上午他都会花20分钟走到静安公园“晒晒太阳走走”,“总归每天控制在6000-8000步”。
前阵子气温跌破0℃,他就不出门了。“冷就不出来了。我虽然没啥三高,但一个人总归当心点。”
活到85岁,蒋先生已经没有不开心的事情了。
“因为啥道理?随便啥,都格年纪了,都解脱了,都无所谓了。”
“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都不计较了,不在乎了。”
“只要自家身体健康,一年里没任何毛病,也没任何病痛,就觉着老开心的。”
“年纪轻辰光不开心的事体肯定有的咯。在工作之间,同事啊、领导啊、家里总有不开心的事体的。年纪大了以后么,自家随便啥都放开了,解脱了,不计较,不在乎了。”
我们采访的年轻人的喜忧里,多少关乎爱情、事业,但到了85岁的蒋先生身上,经过岁月洗礼,很多年轻时候在意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他只有一个新年愿望:
“2024年么,希望自家能够健康。”
“只有健康是最重要的。阿拉退休工资够用了,子女也不需要我管伊拉了。孙子也大学毕业做医生了。没啥考虑了,就是考虑自家身体好。不要给自家添麻烦,不要给小辈添麻烦,就好了。”
文/晨报记者 姜天涯 画图/二 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