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地产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城市可阅读·筑梦青春专题2】

照亮青年未来 安居梦再起航

文/孙 鑫 张歆钰

今年以来,上海各区围绕新市民、青年人安居问题开展系列活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青年安居宜居需求,让青年住有所居,扎根上海。在上一期“城市可阅读专题·聚焦毕业季”中,我们了解了长宁、宝山、杨浦三个区的优秀案例。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上海徐汇、闵行、崇明三个区域,了解它们为关青年人安居筑梦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徐汇

举办“青年夜校”

建造适合青年成长的“生态园”

徐汇地处市区核心位置,工作在徐汇的青年人群大多通过租房解决安居需求,其中三分之二采用市场化租赁形式租房。据统计,徐汇青年公寓入住率达到95%至99%,是名副其实的青年聚集区,青年密度特别高。因此,“青年夜校”在徐汇区应运而生。目前徐汇区已有的77个青年中心里,有30余个已开设了“青年夜校”。

位于徐汇核心地段的城开汇社区是上海首批上市的大型保障性租赁项目,该项目1006套房源已出租95%,租户中40岁以下青年占比95%,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7%,海归留学生占比13%。在这里,物业管理单位和团区委、街道团委等共同筹办了“青年夜校”。“夜校”通过发布调研需求统计了入住青年的兴趣爱好,再根据统计结果开设了相关课程。“5月的春日摄影课非常受欢迎,课后40名学员还交了作业,夜校收到50幅作品,还评了奖、办了摄影展。”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后续,相关筹办单位还会争取更多课程资源,开展话剧社团、举办社区演出等等……青年夜校意在更好地满足青年需求,用心服务青年,同时把社区里能张罗、肯奉献、有本领的青年骨干找出来,最终推动实现社区青年自治。

闵行

“123”模式创建租赁公寓青年中心

与青年双向奔赴

在团闵行区委和镇党委的领导下,浦江镇团委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引领租房青年的新模式,以“123”模式创建租赁公寓青年中心。

打造1个交互空间,创新顶层设计,搭建青年社区参与的路径依托租赁公寓共享空间的硬件基础,建设青年中心实体阵地,切实增强共青团对租房青年的思想引领、组织凝聚和公共服务,并不断融合线下社区与线上社群、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拓展空间边界,拓宽服务覆盖面。镇团委还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化的租赁公寓青年中心创建标准,并复制推广租赁公寓青年中心创建的成功模式,不断完善服务青年的矩阵。

培育2支自治队伍,深化情感认同,健全青年社区参与的组织孵化“青年微社团”,扶持一些有热情的青年开展体育、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社团,增强青年之间的纽带,凝聚更广泛的青年群体。成立“青年租委会”,以楼栋为单位、以“管家+楼长+社长”为主力、以镇党群办、房管办、社区民警、团委等政府部门组建专家顾问团,形成社区共治网格,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在这种模式下,促进青年自转自治,增强青年人对青年社区的情感认同,形成社区主人翁和共同体的意识。

输送3项青春服务,适配青年需求,激发青年社区参与的活力向公寓输入“暖心、活力、成长”三大行动。“暖心行动”包括共享药箱、暖心雨伞、守信激励等贴心服务,为青年的日常生活注入便利;“活力行动”包括文体活动、青春课程、青春集市等固化产品,丰富了青年人才的精神文化世界;成长行动包括落户政策宣讲、个税缴纳知识、就业服务、急救常识等成长服务,多种多样的讲座丰富了青年们的“知识宝库”。此外,镇团委还通过发放问卷收集青年们的问题和诉求,并整合各类资源,开展社区就业招聘、青年创业分享、人才政策咨询等活动。

崇明

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

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

崇明区基于“尊重群众需求”与“方便群众生活”相结合的原则,聚焦青年人才的住房大事,保障青年人才安居乐业,全面统筹本区房源分布状况,多渠道拓展房源。目前,全区共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918套。在实时保障人才需求优先的情况下,同步采用空置房源向市场开放的灵活配租模式,保障市场主体正常运营。这些保租房项目租金相对较低,在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金价格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定价,旨在为青年人才以及城市建设的一线务工人员提供“可负担”的家园。

低租金并没有降低房源的建设品质。崇明区坚持公租房户型以中、小户型为主,装修标准参照市保障性住房实施室内装修的相关标准,配置餐桌椅、空调、单人床或双人床、衣柜、油烟机、卫浴设施等。部分保租房室内为精装修,配备洗衣机、冰箱等家电,这些设施能够满足青年人才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此外,为了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相关部门利用抖音、官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年轻人能够细致地了解租房政策、房源信息、审核条件等事项。符合条件的青年可以通过“随申办”进行线上申请。目前,崇明区正在持续探索推进租赁管理全面智能化,采取自动扣款等线上渠道收缴租金,制定普及线上VR看房模式,减少了冗杂繁复的环节,大大节省了青年的宝贵时间。保租房项目小区还致力于丰富青年人才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温馨驿站”,不定期开展元宵、中秋慰问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交友渠道,拓展青年朋友圈。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