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乐团此次上海之行历时约10天,将带来四场交响乐和数场室内乐演奏,创下历次来沪的最长“驻演”纪录。
“超长待机”模式下,上海乐迷究竟能听到怎样的曲目?这些曲目的设计有哪些巧思,曲目背后又有哪些“花絮故事”?
新闻晨报邀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以及音乐作家田艺苗带来花式解读,在曲目单里“深度吃瓜”。
最反差也最友好,开场竟没有一首德奥作品?
此次的四场交响乐演出分别于6月26日、27日、29日和30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和柏林爱乐乐团这一传统德国老牌乐团的风格稍显反差,第一个交响乐演出日,竟然没有一首德国曲目,反而以俄系和法系作曲家的作品贯穿全场,属实难得。
当然,这可能与目前的首席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不无关系。“在传统德奥派指挥大师卡拉扬之后,指挥棒经过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英国指挥家西蒙拉特传到了如今俄罗斯指挥家别特连科手中,这也是柏林爱乐越来越国际化的体现。”陶辛告诉记者。
而且,相对于厚重严肃的德奥纯音乐,开篇以相对通俗的、标题音乐为主的曲目为观众讲一场“音乐故事会”,对于更广泛的观众群体确实友好很多。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有才华的酒鬼
开场第一首曲目《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取材于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小说《圣约翰之夜》,描绘了圣约翰节前夜荒山上群魔狂欢的情景。
在列宁格勒图书馆中保存着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手稿:“阴惨的声音,从地下闹哄哄地涌上来。女妖出现,魔王车尔诺波库(黑暗之神)上场。颂赞黑暗之神车尔诺波库,女妖的祭奠,热闹的夜宴。狂欢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远方传来了乡村教堂的钟声,于是妖怪们四处逃散、消逝——黎明。”
可见,群魔乱舞的场景之外,作曲家真正想要表达的,还是光明战胜黑暗的信念。
说起作曲家本人,也是名副其实的“地主家的小儿子”了: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和母亲学习钢琴,音乐天赋显现得很早,可以说起点颇高。
在陶辛看来,他是一位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大家可能都以为柴可夫斯基更有名,但其实老柴是受西方影响的,而穆索尔斯基恰恰才是给予诸如德彪西、拉威尔等西方作曲家深远影响的俄系作曲家代表。因为在那个时期,西方作曲家们正在寻求新的突破,而穆索尔斯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鬼才’总是别出心裁,带来了很多创新的作品。”
只不过他晚年酗酒无度,好多曲目都没有最终成型。用陶辛的话说,“他是个有才华的酒鬼,就是没好好写”。
《荒山之夜》其实是在他丢了工作之后花了很多年创作的,经历了好几轮改编也没能真正问世。直到后来穆索尔斯基去世之后,他的好兄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把之前的片段重新整理配器,在1886年亲自指挥,第一次在圣彼得堡公演。从此,《荒山之夜》才以独立的管弦乐曲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也是穆索尔斯基唯一一部由别人整理而成的作品。
从旋律上来说,曲目节奏相对明快,能让观众在一开场就调动起注意力,这个安排也是十分用心了。
普罗科菲耶夫:与中国有“拐着弯”的渊源
可能熟悉王羽佳的观众会知道,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虽然难度系数高,但也向来是她颇为拿手的看家曲目。此前在与柏林爱乐的首次合作中,她就曾弹奏过《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次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专门为献给自己的老师、作曲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切列普宁。
而尼古拉的儿子、同样是作曲家的亚历山大·切列普宁,则与中国颇有渊源——当年为了探索民间音乐,亚历山大多次来到中国巡游,拜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齐如山为义父时收获了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齐尔品。1934年上海《字林西报》还曾以标题“年轻作曲家在上海”报道了齐尔品的到来。
在这里,他结识了时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如今的上海音乐学院)的校长——萧友梅博士。萧友梅闻其名望曾多次登门拜访,并为其撰写长篇介绍文章,称赞其表演、著作及“九音音阶”理论。
离沪前,齐尔品特地写信给萧友梅博士,提议举办“中国钢琴作品”比赛:
“请您组织一次全国性的中国音乐作品比赛,征求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曲。希望这项比赛最终会产生一首能够让我带往各地去演奏的钢琴曲,以便我有机会在其他国家介绍中国音乐,对于中国音乐我已有所了解并由衷地欣赏。”
这封齐尔品写给萧友梅的信件,开启了创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的先河。当年11月,年轻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从此,这首钢琴曲也成为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典。
此后齐尔品真的将这首曲子作为自己演奏会的曲目,并多次向外界“安利”《牧童短笛》,可以说为中国音乐的传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后来,他也与中国最早一代女钢琴家李献敏结为夫妇,成为了中国女婿。
为纪念齐尔品与萧友梅发起第一届齐尔品作曲比赛90周年,今年,齐尔品协会再次发起征集“中国风格”作品的作曲比赛——2024亚历山大·齐尔品国际作曲比赛,3月刚刚收官。
小“齐尔品”对中国风格音乐的影响延续至今,而老“齐尔品”学生的作品此次将被王羽佳如何演绎,也着实令人期待了。
拉威尔:有品位的“瑞士钟表匠”
下半场的三部拉威尔作品从安静到高潮,展现了法国作曲家克制的精致感。在田艺苗看来,拉威尔算是欧洲作曲家里“品味的象征”。
安静的“帕凡舞曲”有一种欧式优雅的颓废感,“达芙妮与克洛伊”讲述的是甜蜜的田园牧歌,“波莱罗舞曲”很有民族风格,更独特的是通篇都在重复一个曲调。“传统音乐写作里面是很忌讳这样的写法的,听一个段落重复三遍可能就有点烦了,何况超过了十几遍。”田艺苗说,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希望传达的已经不仅是旋律本身,而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器乐带来微妙的音色变化。
这样的微妙渐进,也正好看得出作曲家细腻的手法,不夸张不放纵,每一步都控制得恰到好处。拉威尔自己曾经说过,“我的目标是技术完美,因为我确知这一目标永远无法达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断向它靠近”。这种对音乐精确到有些强迫症的追求,使得斯特拉文斯基还为他送上了一个“瑞士钟表匠”的绰号。
到现场,观众不妨仔细听听最后这曲“波莱罗舞曲”,数数同样的段落到底重复了多少次,以及看看到底会“听腻了”还是“越来越有精神”?
回归“柏林本色”,拿出看家本领
和首日的轻快风格不同,此后三场交响乐演出的曲目放眼望去,就非常“德系”了。勃拉姆斯的序曲带来庄严的开场,随后的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贝多芬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柏林爱乐在后续几天“全面回归”,拿出了看家本领。
瓦格纳:借钱不还,但还是写出了不错的音乐
如果对瓦格纳的名字不甚熟悉,那么听一听《婚礼进行曲》你就会恍然大悟了。但估计了解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之后,你大概不会希望自己的婚礼上响起他的音乐——始乱终弃、欠钱不还、欺骗朋友,自诩为天才便目中无人。
但他又确实在音乐上留下了不少佳作,在歌剧领域尤其享有盛名,创作出了《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等经典作品。
这一次柏林爱乐演绎的《唐豪瑟》序曲与维纳斯山,在田艺苗看来是瓦格纳最好听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主人公——吟游诗人唐豪瑟被维纳斯诱惑而沉迷于维纳斯山的声色犬马,后来他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重返人间,却因在歌咏比赛上当众赞美维纳斯而触犯神规,最终因恋人伊丽莎白的牺牲而受到感化才幡然醒悟。
瓦格纳一共创作了三版《唐豪瑟》,德累斯顿首演版稍显收敛和传统,后来在前往巴黎演出时进行了改编,增加了一些浪漫香艳的芭蕾舞元素,以符合当时巴黎贵族的审美情趣。后来在维也纳演出时,又较巴黎版本进行了一些收敛的修正,但仍比第一版放肆很多。“这一版本演出的次数相对少一些,对于柏林爱乐而言,倒是有些学术试验的意味在其中。”陶辛介绍道。
贝多芬:一生中最温暖的曲目,诞生在热恋期
王羽佳出场的第二个演出日,贝多芬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显得中规中矩。
虽然贝多芬的名字已经无须多做介绍,但此次演出的曲目还是非常值得一提。因为这部作品诞生于一个温暖甜蜜的时期,彼时的贝多芬正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经历着重逢后的热恋。
于是连同在这个时期创作出的《第四交响曲》以及他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都堪称贝多芬一生中最温暖的作品。罗曼罗兰更是评价说,《第四交响曲》保存了贝多芬一生中最明朗日子的香味。
有业内人士评价,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在描写神话故事中奥菲欧向爱神哭诉、去地狱救赎自己爱人的情节——乐队最初非常强势,钢琴只能以微弱的态势进入,而随着音乐的进展,慢慢地乐队的声音柔缓下来,仿佛就是奥菲欧感动了爱神,最终救回爱妻的真实写照。“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贝多芬当时心路历程的映射。”陶辛分析道。
但这场可能最接近婚姻的一次热恋并没有如愿修成正果,平民出身的贝多芬终究与贵族小姐有着巨大的身份差异,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也只能以“BE”告终。这样看来,“贝四”的温暖欢乐不禁又多了份遗憾的色彩。
理查·施特劳斯:不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这个姓氏实在在古典乐界太著名,必须要区分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常客《拉德茨基进行曲》《春之声圆舞曲》以及《蓝色多瑙河》这些曲目,出自奥地利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父子。
而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作曲家,与上述施特劳斯家族并无关联。此次在27日的音乐会下半场,将上演他长达45分钟的大型交响作品《英雄生涯》。
“这是一位有些自恋的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把自己比作英雄,表现自己的人生。”虽然创作者在作品中“夹带了私货”,但在田艺苗看来,理查·施特劳斯仍然是一位作曲技巧很强的作曲家,既可以创作哲学性很强的音乐,又可以创作出很具象化的音乐,常常一个人就可以掀起一个管弦乐团。
“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影音乐其实都是从他的交响乐中得到了影响。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就用了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配乐。”
勃拉姆斯:抛开对舒曼夫人的苦恋之外,他偶像包袱还挺重
同样经历过情感纠葛的音乐家,还有勃拉姆斯。年少时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著名作曲家舒曼,却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发不可收拾地深陷对舒曼夫人“克拉拉”的爱恋中,并深情发言“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哪怕后来舒曼病逝,勃拉姆斯也没能大方地追求心中所爱,一封封不曾寄出的情书中写满了他心中的纠结。
此次柏林爱乐选了勃拉姆斯的两部作品,27日的开场曲目《d小调悲剧序曲》就是他的一部忧伤之作。而29日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则是他功成名就之后最为松弛温暖的一部作品,也是他交响曲的绝笔。
“勃拉姆斯一直被当成贝多芬的传人,光《第一交响曲》就写了20年,他太害怕写砸了,所以曲风总有一种惊悚的夸张感,声嘶力竭的。好在问世之后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结果第二年他就写出了《第二交响曲》。”陶辛介绍道。可见心态对作曲家的创作有多重要。
“写第四交响曲的时候,距离他离世还有12年,这也是他最后一部交响曲了。前面三部作品都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到了第四部明显从容松弛了不少,曲风亲切温暖,一点也不晦涩,好像把这个体裁能说的话都娓娓道来、和盘托出了。”
如此看来,29日上演的这两首曲目,都是温暖柔缓的作品。适合在现场闭上眼睛,享受一场怡然的治愈之旅。
晨报记者 王琛
6月26日
Program on 26th June
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丨Conductor:Kirill Petrenko
钢琴:王羽佳丨Pianist:Yuja Wang
《荒山之夜》
(尼柯莱·里姆斯基-柯萨柯夫改编版)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
Night on Bald Mountain(arr.by Nikolai Rimsky-Korsakov)
Modest Mussorgsky
《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0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1 in D flatmajor,op.10
Sergei Prokofiev
I.热烈的快板丨I.Allegro Brioso
II.极缓的行板丨II.Andante assai
III.戏谑的快板丨III.Allegro scherzando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乐队版)
莫里斯·拉威尔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orchestral version)
Maurice Ravel
《达芙妮与克罗伊》第二组曲
莫里斯·拉威尔
Daphnis et Chloé,suite No.2
Maurice Ravel
I.黎明丨I.Lever de jour.Lent
II.哑剧丨II.Pantomime
III.群舞丨III.Danse générale
《波莱罗》
莫里斯·拉威尔
Boléro
Maurice Ravel
*本套曲目共约85分钟/ca.85m duration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6月27日
Program on 27th June
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丨Conductor:Kirill Petrenko
《d小调悲剧序曲》op.8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Tragic Overture in D minor,op.81
Johannes Brahms
《唐豪瑟》:序曲与维纳斯山
(维也纳版)
理查德·瓦格纳
Tannhauseräund der Sängerkrieg auf Wartburg:
Overture and Der Venusberg(Vienna version)
Richard Wagner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英雄生涯》op.40
理查·施特劳斯
Ein Heldenleben(A Hero's Life),op.40 Richard Strauss
I.英雄丨I.Der Held
II.英雄的对手丨II.Des Helden Widersacher
III.英雄的伴侣丨III.Des Helden Gefährtin
IV.英雄的战场丨IV.Des Helden Walstatt
V.英雄的和平努力丨V.Des Helden Friedenswerke
VI.英雄的功成身退丨VI.Des Helden Weltflucht und Vollendung
*本套曲目共约100分钟/ca.100m duration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6月29日
Program on 29th June
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丨Conductor:Kirill Petrenko
钢琴:王羽佳丨Pianist:Yuja Wang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op.58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4 in G major,op.58
Ludwig van Beethoven
I.中庸的快板丨I.Allegro moderato
II.稍快的行丨II.Andante con moto
III.回旋曲,急速地丨III.Rondo.Vivace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e小调第四交响曲》op.98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Symphony No.4 in E minor,op.98
Johannes Brahms
I.不太快的快板丨I.Allegro non troppo
II.中庸的行板丨II.Andante moderato
III.诙谐的快板丨III.Allegro giocoso
IV.热情而有力的快板丨IV.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本套曲目共约95分钟/ca.95m duration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6月30日
Program on 30th June
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丨Conductor:Kirill Petrenko
钢琴:王羽佳丨Pianist:Yuja Wang
《d小调悲剧序曲》op.8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Tragic Overture in D minor,op.81
Johannes Brahms
《唐豪瑟》:序曲与维纳斯山
(维也纳版)
理查德·瓦格纳
Tannh user und der S ngerkrieg auf Wartburg:
Overture and Der Venusberg(Vienna version)
Richard Wagner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e小调第四交响曲》op.98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Symphony No.4 in E minor,op.98
Johannes Brahms
I.不太快的快板丨I.Allegro non troppo
II.中庸的行板丨II.Andante moderato
III.诙谐的快板丨III.Allegro giocoso
IV.热情而有力的快板丨IV.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本套曲目共约95分钟/ca.95m duration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