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2024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6.8万台,同比增长29%、环比增2%。2024年1-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45万台,同比增长26%;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64亿美元,出口增速20.1%;汽车出口均价1.9万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5月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20.7万台、同比增长33%;1-5月出口新能源车87万台、同比增长29%;2024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5万台,同比增长31%。
另外,2024年1-5月整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分别为:俄罗斯372542辆、墨西哥190897辆、巴西159612辆、比利时124081辆、阿联酋114530辆。增量的前五国家分别为:巴西、俄罗斯、阿联酋辆、土耳其、墨西哥。增量前5国家的的增量贡献度为69%,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中亚和俄罗斯市场都表现相对较强,甚至俄罗斯市场也成为增量的核心市场。
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从零部件出口为主,随后整车出口走强,到近期的新能源汽车持续表现很好,体现了汽车行业的强大发展力量和良好效果。中国汽车产业体系能力已经成熟,未来的超强竞争力必将逐步改变世界汽车格局。“虽然美国采取小院高墙阻拦中国车进入,但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将实现强化根据地建设,实现自主品牌农村包围城市的海外分布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市场突破,必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强名片。”崔东树指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分别为奇瑞、名爵、比亚迪、吉利、特斯拉、长安、哈弗、宝骏、捷途、悦达起亚。
具体来看,奇瑞品牌以34.479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榜单第一名,同时,瑞虎7、瑞虎5X、欧萌达以及瑞虎8四款车型均进入出口车型榜前十名中,是上榜车型最多的品牌,其中,瑞虎7以9.31万辆出口量超越特斯拉Model 3位居榜首。除奇瑞品牌外,奇瑞控股旗下的捷途品牌也位列出口量前十名,前5月出口销量为5.79万辆,排名榜单第九名。近几年,奇瑞出口业务猛增,其最大出口市场应该是俄罗斯,预计该市场销量占奇瑞出口的1/3左右,销量比较好的还有巴西。拉美、中东等也是其主要市场。近期,奇瑞已经与西班牙EV Motors签署协议,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在西班牙前日产工厂生产SUV,生产车型为OMODA 5,包括纯电和燃油版。使其成为首家在欧洲生产的中国车企。
名爵紧跟奇瑞之后,2024年1-5月累计出口为19.842万辆,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国际化品牌,名爵汽车近年来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丰富的产品线,不断扩大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其中,名爵ZS、名爵5进入出口车型榜单前十名车型中,名爵ZS排名第五名,销量为5.37万辆;名爵5为4.27万辆。
比亚迪则以17.62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品牌,比亚迪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正在持续加快海外市场拓展,5月首款全球型产品皮卡BYD SHARK发布会在墨西哥城举行。7月比亚迪及其子品牌仰望、腾势将首次联袂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在此期间,比亚迪BYD SEAL U DM-i(国内名为宋PLUS DM-i冠军版)正式开售,同时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首家门店、加勒比地区首家门店开业。
吉利汽车以14.96万辆的出口销量排名第四名。不仅是吉利品牌、领克品牌也在加速推动海外出口,而且极氪品牌在2023年也全面展开了全球化攻势,先后进入欧洲、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在海外市场实现了极氪001、极氪X陆续交付。而从今年来看,吉利正以收购、合作、建厂等方式持续推动全球化影响力提升。
特斯拉汽车作为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出口成绩,以13.66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五。长安汽车和哈弗汽车分别以12.13万辆和11.82万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这些品牌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品质,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实现了出口量的稳步增长。此外,宝骏、悦达起亚也分别进入前十名榜单中,出口销量分别为6.70万辆和5.68万辆,其中,悦达起亚是榜单前十名中唯一的合资品牌。
综合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多个品牌齐头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在海外热度的不断提升,引起了欧美等传统汽车强国的警惕。欧委会发布文件,将于7月4日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临时加征至高38.1%的关税。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欧盟实施临时高关税,短期内无疑将对中国电动车出口构成挑战,不仅会增加出口成本,同时也会削弱价格竞争力。不过,在文件正式落地之前,许多中国车企早已未雨绸缪,做好了应对措施,包括长城、比亚迪、长安、上汽、奇瑞等均开始着手在海外市场投资建厂,加速本土化的生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