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上海气温持续攀升,并将于7月15日入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已经预约起了今年各大中医院三伏贴、三伏针。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提醒市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冬病夏治方案。
|上海爷叔:三伏贴年年贴
“我一到冬天就经常感冒咳嗽,听朋友说这里的三伏针很管用,所以今天来尝试一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冬病夏治敷贴治疗点”前,一位女士刚刚完成三伏针的预约,正准备进行今年的第一次治疗。
曙光医院呼吸科冬病夏治专注成人呼吸道疾病防治已有50年,今年的冬病夏治自5月1日开始预约,7月1日起开始三伏针的治疗,7月9日起开始三伏贴的治疗。7月2日,记者在曙光医院东院遇到了几名“冬病夏治”的忠实粉丝。
“我的肺部有些基础疾病,有慢性的哮喘,所以每年夏天我都来做。”其中的张爷叔告诉记者,他家住附近,已经连续三年来曙光医院贴三伏贴,今年还预约了三伏针。“以前一到冬天就非常难受,这几年经过了调理,要好上不少。”张爷叔说。
|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三伏贴了吗?
最近,上海各大中医院的很多科室都开启了冬病夏治的治疗。
上海市中医院很多科室在三伏天开启了冬病夏治,其中儿科最具特色。“小儿还未长大,发育不成熟,阳气不足,容易受凉,特别是寒冷季节易感冒、咳嗽、肺炎,哮喘、鼻炎等易发作。”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吴杰告诉记者,市中医医院传承海派中医流派徐氏儿科“小儿以阳气为本,诊治小儿疾病应注重阳气”的学术思想,使用特色药物院内制剂“黄芩咳喘敷贴散”,贴在患儿定喘、肺腧等穴位,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或药物离子导入等治疗技术。
除了儿科,上海市中医院如肺病科、耳鼻咽喉科、风湿病科、推拿科等多个科室都在6月至7月开启了各具特色穴位敷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传统医学一科研发了十大敷贴治疗,其中有针对慢性疲劳、睡眠障碍等人群的慢疲贴、针对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等人群的胃肠贴、针对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人群的除痹贴等,它们在6月到8月间开放。另外,还有如风湿痹病敷贴、糖尿病敷贴、妇科敷贴、皮肤科冬病夏治等针对专病进行冬病夏治。
除了常见的三伏贴、穴位注射、针灸等冬病夏治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还有一批独有的冬病夏治方案,治疗各种专科疾病。有些患者一到冬天就手部粗糙干裂如鹅掌,这种皮肤科疾病被称为“鹅掌风”。
龙华医院的验方“鹅掌风浸泡方”具有疏通气血、杀虫止痒功效,入伏开始,用食醋浸透药物后,早晚浸泡手足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通常三伏天内行2-3个疗程次年冬季可获改善。另外,如冻疮、黄褐斑等面部色素疾病、骨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都有独特的冬病夏治方案。
另外,如青浦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中医院都推出了三伏贴、三伏针等各类冬病夏治方案。
记者还注意到,曙光医院、岳阳医院、龙华医院、嘉定区中医医院等多家中医院纷纷在近日推出了“夏季膏方”。
|三伏贴并非“随意贴”
事实上,对于医院来说,三伏贴也不是想贴就贴。根据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开展三伏贴的机构基本要求、处方管理、操作人员等都有着明确规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告诉记者,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中医门诊部,这些正规医疗机构每次在开展冬病夏治前都要去市卫健委中医药监管处审核备案。另外,他认为,贴三伏贴应该由专业人士操作,否则疗效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冬病夏治”,张炜列举了三种不适合的人群:首先是咯血的人群不适合开展冬病夏治;其次,热性体质,即不怕冷、舌质红、嘴巴苦舌苔黄腻的人群不适合开展冬病夏治;最后,对于疾病没有控制的,比如哮喘正在发作期、慢阻肺正在急性期、感冒肺炎体温还没退的人群,他也不建议做冬病夏治。
“体质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推荐至少做三年。”张炜表示,如果有些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后体质有所改善,比如冬天感冒次数变少、哮喘发作减少,那么建议他继续坚持,可以适当减少疗程,巩固疗效。
见习记者 崔逸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