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城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九段沙保护区来了位黑色“新朋友”


“五彩斑斓的黑”是一个在设计行业内广为流传的老梗,然而这个曾经让无数设计师发际线后移的颜色,在自然界中却并不少见。最近,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来了个鲜活的例子,发冠卷尾这种鸟一身黑色羽毛在阳光下发出五彩斑斓的色泽。这是九段沙保护区首次发现该种鸟类。此外,九段沙保护区最近还首次发现了黄鼠狼。

首次发现发冠卷尾,黑色羽毛闪耀五彩斑斓光泽

九段沙保护区是长江中一沙洲,不对外开放,工作人员需乘船前往开展工作,也有驻岛工作人员。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中,于上沙码头发现了这位“新朋友”。只见这位“新朋友”头顶几缕“呆毛”,一身黑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五彩斑斓的金属光泽。

经专业人员确认,其为发冠卷尾,刷新了九段沙保护区的鸟类物种记录。发冠卷尾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注:“三有”是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发冠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鸣禽,体长31-32厘米,俗称卷尾燕、山黎鸡、黑铁练甲等。它们雌雄相似,整体黑色且具金属光泽,头及背黑色较深,前颈及胸部具亮蓝色点斑。头顶有细长丝状冠羽。它们多见于林地开阔处,喜欢早晨、傍晚聚集在一起鸣叫、捕捉昆虫。

鸟类迁徙季节,在上海可以见到这种鸟类。专家推测,本次发现的这只发冠卷尾在上海附近繁殖,仅在九段沙做短暂停留。

截至目前,九段沙保护区已记录到鸟类20目53科234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别鸟类2种,濒危级别鸟类7种,易危级别鸟类11种,近危级别鸟类17种。

黄鼠狼首次出现在九段沙,丰富了湿地的生态系统

在此之前,九段沙保护区还首次发现了陆生野生哺乳动物黄鼬,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会放臭屁的“黄鼠狼”。

九段沙发现黄鼬的故事可能更加让人感兴趣。

要说黄鼬出现在城市社区里一点也不稀奇,但对于九段沙湿地而言,通过影像证实保护区内有黄鼬存在则非比寻常。

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黄鼬的出现为九段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赋予了更多可能,作为褐家鼠的天敌之一,其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制约褐家鼠的种群数量,也丰富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组成。黄鼬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生活习性、生存状况、对潮汐的适应能力等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和研究。

文/晨报记者 郁文艳 图/市林业总站 郑运祥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