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城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全民健身发展600指数发布

超半数申城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晨报讯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正值我国第二个“体育宣传周”,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体荟魔都“全民健身日”主题文化沙龙暨全民健身600指数发布仪式上,记者获悉,2023年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总分为486.7。其中,在市民参与方面,2023年,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5%,比2022年(50.1%)增加0.4个百分点,50周岁及以上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高于50周岁以下市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达58.8%。

在运动项目选择方面,跑步、健步走、羽毛球、自行车和游泳成为最受上海市民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分列第一至第五位。排在第六至第十的运动项目分别是体育舞蹈类、乒乓球、篮球、健身操和力量健美类。

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600指数由“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体质健康”以及“市民参与”六个单项指数构成。据最新发布的《2023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民“体质健康”指数最高,在对全市23万多名成年人、老年人体质测定中,体质达标率达到97.6%,优良率达到77.8%。同时,上海实现了本市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社区体质监测街镇覆盖率达到80.9%。

在“运动参与”方面,上海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50.5%,投入健身日常工作经费为31.4元,市民满意度指数为83.2分,比2022年满意度指数(82.5分)提高0.7分。上海市民在过去一年对健身组织、健身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

而随着健身场地可获性增加,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50-59周岁及40-49周年年龄段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上升显著。

在“健身指导”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63198名,达到常住人口的2.5‰,全市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注册的活跃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4.6万人,平均年龄43岁。

2023年,上海市各级体育部门牵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8754场,1122万人次参与。其中,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共举办赛事活动7895场,共有850万人次参与。

在“健身设施”方面,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2023年,上海市各区继续推进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51.68万平方米,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888个。

记者 徐 明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